我們來談談房地產為什麼量縮跟你的機會

很簡單

去年最大因素就是政治
後半年對岸在台灣週邊實施軍事演習
這是最大的原因

第二大因素是國外升息導致股票市場大跌

第三因素國內貸款升息因素,影響最小


談談基本面
資金,銀行餘額破表創新高是沒問題
需要,想買的人,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也沒問題
人口超高密度集中化也是不可逆
台灣人對於居住品質,建物機能要求年年上升也是不可逆

談談你們的機會

利空
今年可能還有一次美國議長訪台

至於
股市下跌,升息終點,疫情
這幾個負面因素逐漸遠去

利多

2024美國台灣總統大選

窗口敞開多久
自己拿捏。
台灣房地產將繼續合理化向上

政府已推出很多,過多干預措施了


至於戰爭,大家都在一個線上
就不用比高低了
2023-01-30 9:25 發佈
周志紫 wrote:
很簡單去年最大因素就...(恕刪)


周志紫 wrote:
去年最大因素就是政治
後半年對岸在台灣週邊實施軍事演習
這是最大的原因

第二大因素是國外升息導致股票市場大跌

第三因素國內貸款升息因素,影響最小


我認為第三個因素,影響比你以為的還大的多。
升息銀行會怕你還不出錢,於是會使銀行房貸核貸成數變得保守,
原本可以貸到85%的,變成只能貸到75~80%。
現在高房價,破千萬的鳥籠宅比比皆是,
降低核貸成數後...自備款算一算要增加不少,1成就至少100萬起跳。
於是很多人本來存好錢要買的,就剛好湊不出那多出的0.5~1成自備款
所以不是不想買,而是降低核貸成數後就根本買不起==>這是升息導致交易量下跌的主因。
核貸成數
maxkingella wrote:
我認為第三個因素,影...(恕刪)



銀行有放款信心評估,
競爭之下才會各家有保守有激進的

投資人,買家,賣家也有

主要都是因應短期信心因各種因素產生波動
就像中國暴打房地產後
為什麼韭菜還是不敢進場
但明明錢還很多儲蓄也創新高
就是信心問題

但機會敞口只要稍微打開
厲害的人就會把握
後面的人才會開始去追

會影響信心的就這幾個

至於貸款成數
還是看各家銀行的信心
座落地區
跟個人狀況
這無法拿來分析
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去年
正常財力狀況
自住一戶應該都沒什麼變化。

升息更沒影響,
如果有影響
要先看到持有者蜂擁賣出的社會氣氛
並沒有


利空現在台灣只剩下政治,壓著民眾信心
其他的都是偏多
個人認為fed升息才是一切主因,台灣央行的升息還未完全反映cpi增長的幅度,還不說民進黨的能源補貼會在下任總統到達終點,補貼無以為繼,升息目前不是終點,且升息的影響是累積性,而非一次性,前幾次升息的反應都在隔年產生,簡單來說還有很多危機沒有解除,美國國債殖利率倒掛→景氣衰退預期→高科技業訂單下降→資金緊縮→美國再次降息→超越前次通膨的二次通脹發生→美國再次大升息→景氣大衰退。

唯一的利基點大概就是下次降息到升息這段時間,但房地產短期變現不易,拿去投資股票比較實際。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這次fed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其實台灣已經漲不動了,美國都漲到45%,台灣只有20%多,我的觀察是暫時榨乾了,房子雖然是很好抗通膨的資產,但沒有資產可以抵抗停滯性通貨膨脹。上面的劇本是歷史發生過的事,能夠翻轉上面這條路且對大家都好的方式就是科技再次革命,這也是美國拼命想帶往的道路,關鍵點應該會在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整年,如果二次通脹沒有發生,經濟就是軟著陸,台灣一定會大好,畢竟台灣會是這次科技革命的極關鍵角色。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未來的利空因素,要是政府停止能源補貼,CPI一定上漲,2023可預期經濟成長率很低,即便科技革命產生還是無法減緩第一波的景氣衰退,則升息會成為不得不的選項,即便不升息,台灣銀行對於房地產的風險管控也會減少放貸成數,增加購屋難度。此外缺工缺料不是只有發生在建築業,而是在各行各業,這也會大大的推高CPI,我相信這次年假到處消費應該很有感。台美目前的利差已經是不正常了,下次美國降息也不會降回2%,這些都是現在進場買房要承擔的風險。

美國從小布希時期到拜登時期,國債漲了3倍,這段時間台灣房地產基本上都是往上,所以可以把美國景氣、舉債當作是房價的參考指標,那接下來美國對於國債的態度也會間接影響到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是要持續增加債務上限?還是不在增加而靠緊縮?或是發起世界戰爭來做全世界的軍火生意?還是再次開啟科技革命持續當世界霸主?這些都不一定,但很快就明朗。

總結:房地產量縮:2022年FED升息17碼
機會:可預期年底會降息,但房地產尚未反應完全
觀察:二次通脹是否會跟歷史一樣再次發生,沒發生就是軟著陸
2023房屋成交量的下降幅度,觀察2013~2018的房地產交易量變化,會延後反應再重劃 區的房價變化。
指標:美債殖利率不再倒掛,不倒掛馬上all in~
現況:中古屋因取得成本低已開始讓利,新成屋今年不會修正太多因為還有辦法撐。
建議:有急迫性建議看10~15年中古屋,個人覺得這批新屋很多蓋得很爛...而且現在房仲都會幫忙跟屋主議價,比較有機會買到相對低的價格。不然就是先等等,跟銀行、房仲保持好關係,至少消息面不會騙人。

至於中國會不會打台灣我有個猜想,中共根本不想打,但如果這次美國科技革命失敗,被中國取得科技革命成就,台海一定打起來,而且是美國引起的,到時候美國不只會派兵還會擴大範圍,但中國被美國搞慘那麼久,除非手中底牌是自宮等級的王牌,不然毫無勝算。然而美國這次科技革命成功其實機會也不低,主要是對手大概都先被搞過一輪,不管是歐盟還是中國,這幾年大概都被美國搞到昏倒。我猜科技革命的重點應該會在AI人工智慧技術、6G網路技術還有核融合,這些都是美國的強項,其中台灣又是不可或缺的腳色,甚至可以說少了台灣半導體就不會有科技革命發生,所以台灣目前也真的算是空前難受+空前安全。

再怎麼看,這世界的魔王還是美國,台灣房地產沒那麼偉大,只要看懂美國利益,大概就知道世界趨勢。
房地產已經要往下修正了.
未來三年(含今年)房市供給大增,房價易跌難漲.
如果此時要買房也未嘗不可啦,只是要勇於出價/殺價才不會多付出不必要的負擔.
房市小熊

以前套套都會說不會跌[加持][加持][加持] 現在都說不能跌[識破][識破][識破] 你有發現套套也會轉風向嗎[不知][不知][不知]

2023-01-30 12: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