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禧, 未來投資掰掰只剩自住需求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房市恐爆瘋狂逃命潮?專家給自住客4建議:這種地雷別踩
07:002023-01-15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

近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火速通過,不法炒作房價最高重罰5000萬元,而且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開罰,並新增違規檢舉獎金機制,被視為政府打房殺手鐧。房市專家Sway直言,打炒房還是有威力的,「未來投資掰掰只剩自住需求。」他並對自住客給出4項建議,包括不要碰舊預售屋案。

Sway在臉書發文指出,不能買賣的商品,是沒人想要投資的,以前10萬訂一戶預售屋,就可以轉售賺百萬,現在自備2成買一戶,2000萬的房得準備400萬,投資報酬太差又容易一卡數年,只剩下真財力雄厚者可以勝任。

Sway強調,等到投資客放光手上的貨,或是大家都紛紛套牢,解藥就只能降價,加上現在通膨問題嚴重,自住客的消費緊縮時代還是會來臨。

Sway並給自住客4大建議:

一、買新不買舊:不要碰舊預售案的轉售,因為當年賣得好,建商就會亂蓋,尤其是投資客買很多的社區。

二、買110年以後申請的建照:住宅隔音法規有更改,110年以後申請的,隔音規定會比之前還嚴格一點點。

三、買五年以上成屋:房地合一稅早就失效多年,自住客該避開「含稅」這種技巧,且五年以上的成屋,如果有漏水或壁癌的情況也看得見了,比較好殺價。

四、全比較:投資熱區的投資屋大量被釋出,要「全部」比過就知房價高低,賣壓越大的社區,出價越要狠。
2023-01-16 9:34 發佈
只剩自住
房市會比較健康
房市冷卻了 wrote: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恕刪)


其實 房子是給你嘴的,不是給你買的
房市冷卻了 wrote: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恕刪)

這個味以前都叫大家不要買,結果這四點全都叫人要買,值得玩味哦!
如果沒和他反著做不是對不起這個反指標!!!
房子要買 自己想住的地方

然後長期持有10年

想輸都很難

當地要有就業機會

做房子比做股票 門檻高 但其實容易得多
房市冷卻了 wrote:
一、買新不買舊:不要碰舊預售案的轉售,因為當年賣得好,建商就會亂蓋,尤其是投資客買很多的社區。

二、買110年以後申請的建照:住宅隔音法規有更改,110年以後申請的,隔音規定會比之前還嚴格一點點。

三、買五年以上成屋:房地合一稅早就失效多年,自住客該避開「含稅」這種技巧,且五年以上的成屋,如果有漏水或壁癌的情況也看得見了,比較好殺價。

四、全比較:投資熱區的投資屋大量被釋出,要「全部」比過就知房價高低,賣壓越大的社區,出價越要狠。


>> 買新不買舊:不要碰舊預售案的轉售,因為當年賣得好,建商就會亂蓋,尤其是投資客買很多的社區。

邏輯上反過來看,投資客不太買的社區,建商不會亂蓋,因當年賣得不好,只好好好蓋。 ==> 結論是要買賣得不好的社區,建商才不會亂蓋嗎 ?

>> 買110年以後申請的建照:住宅隔音法規有更改,110年以後申請的,隔音規定會比之前還嚴格一點點。

我比較想知道,這是建商送的,不要錢的嗎 ? 而且 110 年以後才申請的建照,現在有的話,都還預售,不是都說會爛尾嗎 ? 那能碰啊。

>> 買五年以上成屋:房地合一稅早就失效多年,自住客該避開「含稅」這種技巧,且五年以上的成屋,如果有漏水或壁癌的情況也看得見了,比較好殺價。

五年以上屋,因為 "不含睡",會比 "含睡" 的五年以內屋便宜 ? What ? 這....有這回事 ?
888calvin

五年以上屋應該都不在6都 "新" 重劃區內吧?

2023-01-16 15:23
房市冷卻了 wrote: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恕刪)


當你資金夠時.......當然是買新不買舊
問題是不少人是沒錢買新屋/預售屋啊???

十年/二十年的老屋, 屋主之前入手時便宜......要賣時會比同地段新屋/預售屋低一些, 手上沒啥錢的人會去選擇這種產品, 除了單價低, 還有建蔽率低, 換句話說室內空間比較大
maxwu123

新房子公設真的太高

2023-01-16 15:36
「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房市冷卻了 wrote: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恕刪)
每個人想法不同
有人新屋找不到喜歡的
中古屋倒是找的到喜歡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