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均地權過關,很多人看得很空,但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從空頭轉為長多,所以開始努力存下一間房的錢(我的長多定義,地段好的地方,用合理價買入,並至少持有10年以上)
不過看到以下:
張教授房市不景氣經驗分享~
張教授喊空喊了十多年,有人說準,有人說不準。
但其實在講準不準的同時,已經是在做價格預測了~
一般價格預測就像算命和分析師一樣,他準的話也就不用算了。
不過他有提到民國79~91那段是史上最長房市低迷期,這段板上應該很多人沒經歷過,可能誤以為房價永遠是一直直線向上的。
當年我還很小,也沒經歷過。但我有當年曾在各縣市都有置產的多屋族的父母,經歷過那次史上最長空頭,他們的慘痛經驗,在以前我小的時候就耳提面命告訴我~大多數人一生用工作賺錢頂多就只能買的起一兩間房,所以當你買房時,地點很重要,這完全會決定手上資產的不景氣抗性。
他們過去空頭總結如下:
1.在雙北捷運站旁的房子=大部分連續十年漲不動
2.在桃園台中高雄非主要市區的地方=很多價格直接高點除二
3.其它地區,農地:完全沒有需要瞭解的價值,空頭時你要賣還不一定找的到買家。
4.和過程哥說的一樣,別碰預售屋。當年很多建商蓋到一半倒閉,你繳的訂金工程款打水漂大有人在。
這次會不會一樣,不知道~
不過就像巴菲爺爺說的: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抽走資金,就是房產真正價值比拼的開始。
總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挺過空頭,比起短進短出的投機炒房,也能讓大家看清什麼才叫房產價值投資~大家拭目以待吧~也祝大家都能住好房,投資發大財!
拿當初買房的錢反推。
(所以數學很重要。 一堆人都只是用網路試算利率貸款。沒去看背後的道理。)
一般人的薪水漲不起來吧。 (野雞大學畢業)
認識會賺錢的都悶聲賺。不然就移民了。
只剩下一堆哇哇叫的。
siva01 wrote:
跟通膨比起來 房價其實沒有漲很多啊。
拿當初買房的錢反推。
如果你的房子,是你自己籌錢,貸款買的,你就不會這麼想。
買房是用未來的錢來算,不是用現在的錢來算。你的認知有誤。
我去買房,開始只付 1 成或 2 成,其餘貸款,20 或 30 年償還。我是用未來我會收到的,保證會通膨大貶不保值的未來錢,來支付今天的價格的房子。從這觀點,我就是贏在起跑點。
當然我要按期支付利息,因為銀行要抵消可能的通膨損失。這就要看,通漲率與利率,誰跑贏 ?通漲率跑贏利率,我就贏。如此而已。過去 20 年來,通漲率遠勝於利率,還是複利。
而房子,是可創造價值的。要嘛自己享用,不用付錢給別人(機會成本),要嘛收到租金,這個錢一樣可以再投資,複利效應。
除非你錢很多,房買來養蚊子,不產生價值,那我沒意見。
那種用現金全付的,要嘛是太有錢了,不缺,不然就太笨了,不會算。會算的,有全額現款還是要貸好貸滿,付少許利息,把通貨膨漲風險轉嫁出去,留下現金可投資其他,兩頭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