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想買得趕緊去看房
不要永遠在網路上嘻笑怒罵
說買不起房 結果買東買西花了一堆小錢
頭期款又不多 買個安身立命小宅 一兩百萬 沒有很難存
存到就可以靠銀行買房了 又不是要存全額
2022房市因為股市與升息而冷卻
是甚麼都冷不是只有房地產 也不是只有台灣
銀行放款金額會下降
月有陰晴圓缺 最後銀行會為了賺錢 為了股東權益 為了EPS
絕對會開始搶客戶
到時候條件又會變更好了你信不信
一屋一況 就像大盤下跌好的股票還是會繼續漲 未來反彈起來會讓你措手不及
你要買的是適合你的房子 不是全體房價指數
還不懂的話多頭空頭 下跌上漲 你永遠都輸
房地產有漲有跌 跟 股市一樣
但即便股市
你會發現一輩子拉開來看
永遠是漲
跌只是中間的必然插曲
只差在漲的健康與不健康
確實,台灣炒紅單的狀況使他漲的不健康,這點我也同意禁止
讓趨勢回歸正常的上漲
台灣房屋自有率超過70%
喊打房的再選舉面前
有房的才是絕對多數,才是實力派選民
你們這些騎小綿羊沒房的才是少數而且是沒實力的人
你覺得金權會服務誰
房地產下去 股市下去 你看那一個政府能連任成功?
2024 前一定會從美國開始 拉股匯市
更別提獲得權力的目的是金錢
金權兩個永遠是一夥人
我08 20 兩次都看對時間出手
現在也是這樣分析
當然~若發生軍事衝突 那沒話說 但那個時候新台幣不值錢 新台幣計價的債務就棒了
別小確幸到處看到活動就去消費
住飯店吃早餐上傳照片滿足虛榮心,打個電動在家要搞電腦 出門要玩手遊 要用SWTICH
還要計較速度 散熱 偵數 光追
好物太多誘惑很多 但現在萬物齊漲 你維持你的生活品質非常好 頭期款就是這樣沒的
疫情期間地球人口不減反增
張忠謀說過了 自由貿易已死
這兩句話就告訴你 一切只會 漲漲漲繼續漲
從智人出現開始,大約花了30萬年的時間,我們才有1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那是在1804年左右,嗎啡被發現的那一年,海地宣佈從法國獨立,貝多芬在維也納首次演奏了他的第三交響曲。然而在達到70億人之後僅僅12年內全球人口增加了10億人,聯合國也宣佈2022年11月15日為「八十億日」
全球化、全球分工,源源不絕的低價勞動力,讓我們可以不用自己生產,就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需要的各種物品,廉價勞動力、方便的運輸、各國低關稅支撐了這一切,當然也不會有通膨的問題,只是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事情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機台進廠典禮時提到,地緣政治已大幅改變半導體製造商面臨的局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半導體教父此話一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一下成為政經界熱門話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