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老透天的身價,隨便都是幾個億

(台北住宅區,每地坪370萬)
台北萬華區屋齡40年以上的四棟透天、公寓老建物以4.6億元賣出!買方為土地開發商背景的「陳同實業」,整合危老都更案子成功,合併土地共123.73坪,換算土地單價約370萬元。

(高雄商業區,每地坪218萬)
高雄有建商出手7.5億高價,把苓雅區中正二路、和平一路,總計17棟的透天老宅全數買下,每坪單價超過210萬,另外,在鹽埕區也有建商用1.8億買下7棟老屋。房仲業者指出,建商獵購老宅是看中土地價值。

原來老透天那麼值錢

2023年:
(老透天1.4億、台北大同區京站、每地坪560萬元)
(老透天2.47億、台北信義區東門、每地坪704萬元)


非大都會或郊區:(相較便宜)
(老透天788萬送BMW X6,南投,每地坪39萬)

店面:
2022年:
忠孝東路三段1樓28.9坪店面,成交總價1.35億元,每坪約466.5萬元
2023年:
五分埔的巷子內總坪數30.5坪轉角店面,以1.2億元成交,每坪約393.5萬元。
2022-12-30 12:28 發佈
ASF9999 wrote:
不然,台灣街景真醜
又破又舊又鐵皮搭建
路上都違停
人行道上都障礙物
越南與泰國觀光客來到台灣
都覺得自己國家比台灣更進步


你現在才知道喔 ? 都會區都更牛步化,無法供應足夠安全標準的新屋,才是外溢到蛋殼重劃區新屋大漲的元凶。多年前文林苑事件之後,我就清楚預測到了這個遍地烽火,走向高房價的事實。

人民不會因為都市蛋黃區高價房買不起而氣憤,因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但委屈搬到蛋殼區的重劃區,連個新式一點,能抗震的屋都買不起,那才該憤怒。
omniyeh wrote:
你現在才知道喔 ? ...(恕刪)


台灣容積移轉
讓大樓擠成一坨
醜斃了
jcee19

這叫做螻蟻式/蜂窩式建築。住戶變成螻蟻、蜜蜂。這也應屬衍生性人權損害罷。

2022-12-31 7:34
ASF9999 wrote:
台灣邪惡的容積移轉
也讓新建築醜陋無比

韓國不會
日本也不會
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城市的建築只有舒服感


那沒救了。

買房沒有十全十美的,都挑的出缺點。買房原則中,缺點看行不行用有限金錢補救,行的話,可考慮。不行的話,又在意,就絕不考慮。

你講的這些,是沒辦法補救的,台灣的房子,不適合您的,不但不要買,連住都不要住。住了心情不好,鬱卒,長久下來,很容易得一些不好治的急慢性病,不值得。
ASF9999 wrote:
(台北住宅區,每地坪370萬)
台北萬華區屋齡40年以上的四棟透天、公寓老建物以4.6億元賣出!買方為土地開發商背景的「陳同實業」,整合危老都更案子成功,合併土地共123.73坪,換算土地單價約370萬元。

(高雄商業區,每地坪218萬)
高雄有建商出手7.5億高價,把苓雅區中正二路、和平一路,總計17棟的透天老宅全數買下,每坪單價超過210萬,另外,在鹽埕區也有建商用1.8億買下7棟老屋。房仲業者指出,建商獵購老宅是看中土地價值


整合蓋成大樓

魯蛇照樣買不起

還是只能租又老又醜的鐵皮頂樓

jcee19

說自己魯蛇實在太沉重、太自責了。這個問題應該是政府無能,政客無責任感、官商勾結、公民沒有強力抗爭腐敗政府等因素所導致的。新加坡的政府以及其良好居住環境可以為台灣的借鑒。

2022-12-31 7:40
ASF9999 wrote:
台灣容積移轉
讓大樓擠成一坨
醜斃了

鄉下有鄉下的樣子,都市有都市的樣子,這是對的。

喜歡開闊的視野可以去住鄉下,都市的天際線都是長醬沒錯。



jcee19

君列舉的是都市中心的商業區建築,是辦公、商業用的,與住宅區不能比較。

2022-12-31 7:46
cinnamon coffee

台北與泰國還真像,難怪外國人傻傻分不清

2023-01-03 15:40
登卡普 wrote:
鄉下有鄉下的樣子,都...(恕刪)


東京建築很舒服
大樓不至於擠成一坨
omniyeh wrote:
那沒救了。買房沒有十...(恕刪)


自拆自建應該更好看
等我存一個億才能付得起工錢
ASF9999 wrote:
台灣容積移轉
讓大樓擠成一坨
醜斃了


擠成一坨

上下班就是大塞車而已

都市更新的絆腳石就是民退黨啊讓台灣倒退到像未開發國家
芭樂068

明明就是幾十年前國民黨沒做都市規劃的鍋,各地縣市長多半都是國民黨,建商也是民進黨大金主,除了柯P誰敢調空屋稅,可惜中央法規限制調到法規上限對投資客也是不痛不癢

2022-12-30 23:39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