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Hong wrote:最近一直在討論「實坪制」 ,大概看了一下其他國家的做法,台灣有可能推實坪制嗎?建商是不是又會再別的地方灌水?推動降低公設比會不會好一點? 可以呀~不然現在,新大樓房子每坪漲50%,雨遮也漲50%,樓梯間跟車道也漲50%,很詭異吧~公寓跟老華廈沒有30%的公設可以漲價,吃虧了~不過要改,工程浩大,不容易,那些舊的房子也要通通改不可能吧~
JoeHong wrote:最近一直在討論「實坪...(恕刪) 先說明一下你所謂的"實坪制"是怎樣? 公設要登記在誰頭上,所有權在誰手上?不登記,公設部分通通不列權狀,沒有產權,算無主物。登記在政府身上,公設都是公家的,算公共設施。登記在建商身上,建商的私人產權。登記在管委會身上,管委會的產權。依比例登記在所有持有人身上,房屋持有人的產權。你喜歡哪一個? 我敢說大部分人都喜歡(比較相信)最後一個。
cj-lover wrote:不過要改,工程浩大,不容易,那些舊的房子也要通通改不可能吧~ 很簡單啊.現在地政資料都資料庫化了, 把虛坪欄位直接刪除就好了.沒常識的可能覺得會不好做, 其實很簡單的.反正你都說了, 實坪的部分會自己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