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台灣這個地方,買的東西越貴(房子)卻越沒有保障?

看了網路上很多買房子的文章討論,總是有一種感覺,就是買越貴的東西卻越沒有保障,
為什麼在台灣的消費生態會這樣呢?

很多建商蓋房子的方式是 "哪一間房子不漏水"的概念去做,
搶先蓋好房子,就是可以搶到商機,完全不管這樣子行不行或好不好,
反正就拼拼看,看看下雨天會不會漏水,
搞不好小漏水,屋主先作了裝潢也看不到了,
或者反正屋主也不會測試漏不漏水,

就算真的發生了漏水,跟建商反映也 "愛來不來",反正有修就好了,修好了算你好運,
修不好下次再來,反正又不是我在住,錢也繳了,你還想怎樣!?

等拖到一兩年,過了保固就不是我的問題,唉....

不知板上有多少大大跟我想的是一樣的問題,遇到相同的case?

如果你有空跟建商的工人閒聊,搞不好還會聽到 "樓阿厝" 就是 "欸漏欸厝"才會叫做 "漏啊厝" (台語)

2008-06-23 20:51 發佈
的確現在大部分建商的營造廠施作品質都很差,加上監工不確實又趕工施作

因此造成許多成屋很容易就會有管道間漏水或排水管堵塞的情形

而反映的時候,往往只會看到建商推卸責任的嘴臉,跟營造廠推諉拖延的態度

以個人目前在內湖住的這間新屋為例,當初花了近兩千萬購屋,都已經退掉所有建商配件自行裝潢了

結果還是得面臨交屋時排水管堵塞、牆面有裂痕、氣密窗密閉性不良等等的缺失(其中有些到現在仍未有效處理好)

更別說是交屋滿十個月後的今天,連公設都還沒辦法完全改善缺失點交!

看來我們的這位建商也是大有擺爛想拖過保固期的心態吧

只能說政府在一昧放縱建商炒作房地產,口袋都賺得飽飽的同時

是不是也應該在建商與建築相關方面替購屋人把關,兼顧一下民眾的權益呢?
Benson.K
所以我蠻排斥預售屋的

持續付出一筆又一筆錢,卻無法先看,感覺"賭"的成分蠻大的

形象風評好的,價位肯定不低



看看消基會年度申訴案件,建築業的申訴案件總是名列前矛

當然成屋二手屋也有風險,但依照一些看屋訣竅,應還能規避一些有問題的

多打聽多做功課多費點心,才是自保之道..............


因為盤子愛買很貴~不能怪賣貴的~

這跟詐騙集團一樣~只要沒人跟他對話~自然就不會被騙了~

我現在路上遇到問路的~我都回說我不住這邊不知道~扯的是~還遇過有人回我說你不是住巷子那個老王嗎?

我是老王沒錯~但肚子不是我一個人弄大的啊

vincentchang0522 wrote:
看了網路上很多買房...(恕刪)

你是看別人網路討論…
個人買賣自住換屋,再加上買給家人的
快18年下來,來來去去好幾間也沒那麼多問題
官商勾結咩
台灣的建商跟政客是好麻吉的
不然政客錢要哪來?
哇塞 10年老文耶 谁挖出来的 再挖一些10年 8年前就预言房地产走势的文章
hlz wrote:
哇塞 10年老文耶 ...(恕刪)


現在看好幾年前的走勢討論文很有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