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被剪羊毛,就是因為長期搞低利率,借錢不用成本,槓桿開很大,房子炒很兇,每天爽歪歪,就像吸毒一樣,安逸日子過太久了,現在美元霸權來個震撼教育,就受不了了。
開發中國家,註定會被剪羊毛,但已開發國家(台灣)要如何避免被剪羊毛?
就是國家要有危機意識,將來不管有沒有通膨,應該週期性高利率及低利率的交叉循環,讓企業去適應高利率的環境去求生存,以免將來國際突然要升息而不知所措,中國及台灣現在這副動彈不得的鳥樣真的很好笑,週期性高利率及低利率的交叉循環也可以避免房地產被過度炒作。
會被剪羊毛的國家,是因為所謂經濟奇蹟是假的,是有水份的,他的增長是長期以來 “增加資本投入” 的結果,並非實質產業上實質效率增加的結果.這一類的經濟成長,以投機經濟成長表現為主,例如股市.
所以經濟成長,要以生產率的增長帶來長期的繁榮,才能抵擋 “剪羊毛”.生產率的真正增長,以外貿主導的國家,台灣,表現就在 “外匯存底”.外匯存底高,就不怕外資的擠兌美金,所以我們的央行,就是有膽氣不跟美聯儲競升息.
過去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國家,包括韓國,就是因為 “熱錢” 大量流入,這些熱錢,不是投資生產性事業,而是投機性的投資,投機性投資,特性是炒高投機商品,賺了就跑.東南亞國家和南韓,在私有部門都有著巨大的經常賬戶赤字,且向外資借款,導致金融和實業企業承受額外的外匯風險.外債多,當外幣升值升息,企業就獲利大減,如果企業經營的是投機性投資,一旦投機泡沫化,那就 BBQ 了
一旦泡沫化,巨大的恐慌導致債務債權的大量逃出,帶來信用緊縮和破產。另外外國投資者嘗試著取出現金時,外匯市場便被危機國家的貨幣淹沒,沖淡貨幣價值,加大貶值壓力。為了避免貨幣崩潰,這些國家的政府就把國內利率提到極高,以緩解資本外逃的現象,為了干涉外匯市場,用外匯儲備,以高額固定匯率,大量自外資手中買下本國貨幣,付出外幣(美金) 。這就叫外資提款機.當本國外匯存底不夠時,就乖乖嚨的咚.喜歡談剪羊毛,這才叫剪羊毛
當匯率不跌時,外資就可以用較少的本國貨幣,換到更多的美金.當匯率跌時,外資就要用更多本國貨幣,才換得到較少美金.
美國巴不得你們這些國家,利率升,匯率不跌,他換回更多美金,讓他剪更多羊毛.
這些全是經濟學的探討課題,一群沒唸過經濟學的人,聽幾個名嘴胡說八道,什麼光看升息不升息,就可以決定外資離不離開 ?
所謂外資離開 ?是生產性投資的外資離開,還是投機性的外資離開 ?這差別大的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