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慢應該是最大問題!!!



=================================
台灣「雙老」問題惡化,不僅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連房子老化的情形也越來越嚴重,從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數據發現,全國平均屋齡高,全台逾30年老宅數比例達51.1%,台北市更高達七成以上都是超過30年的老宅,不僅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的老屋比例也偏高。加上近期地震頻繁,尤其918大地震房屋倒塌帶來的警訊,更讓大家不得不正視房屋老化將面臨到的居住安全問題。
全台住宅平均屋齡32年,除了台北市為全國平均住宅年齡最老37.1年且30年以上老屋占全市72%外,另外像是台南市與高雄市也來到3字頭,且30年以上老屋也都超過全市住宅比例的一半,台南市平均屋齡33.9年,30年以上老屋占52%,高雄市平均屋齡32.7年,30年以上老屋占52.7%。
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執行長馬瑞辰表示,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建築物一定要具備高強度的抗震系數的設計,而全國平均屋齡高,台北市有七成以上為逾30年老宅;其次,目前全國僅老年人口居住的「老人宅」達68萬戶,且持續攀升;但現在都更集中在雙北,南部推動卻陷入困境,而從內政部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到,截至2022年第2季,全台灣平均的房屋都很有年紀了,這次的918地震同時也震出目前都更推動工作的盲點與要害,就是忽略防災型都更的重要性。
因此馬瑞辰建議,政府應該立即進行全面老屋健檢,如果屋況「不及格」,政府也應該強制拆除進行都更。以台北市為例,30年以上建物約60萬戶應該馬上全部快篩,總預算應該不會超過48億,這種攸關人命的防災措施,政府應化被動為主動,修訂法令「老屋全面健檢、危屋強制都更」。
對於老屋來說,一般大眾最關心的莫過於居住安全問題,好房網總編輯楊欽亮表示,屋齡越大的房子,房屋結構安全疑慮不容忽視,而最危險的興建時期落在民國63年以前,民國63年以前,台灣的建築法規是沒有地震的抗震要求,因此民國63年以前興建的房子,基本上不具備地震抗震力。
除了設計上缺少地震力的規定之外,當時蓋的房子,不論在工程品質管控或混凝土施工澆灌時,都普遍存在著各種缺失,像混凝土加水幾乎是司空見慣的普遍現象。而混凝土因加水造成強度不足更是導致柱子崩壞,人員喪命的主因之一。
完整內文如下:
原文網址: 3縣市老屋爆量剉咧等?「2屋齡」最危險...投資效益曝光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998635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