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天發布110年下半年低度使用宅77萬6452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8.66%,較110年上半年減少0.48個百分點,也是98年統計以來新低。低度用電宅被視為空屋率調查指標之一。
內政部透過新聞稿表示,為了解可供居住使用,但用電量偏低的住宅情形,利用台電用電資料及房屋稅籍住宅類資料,將每月平均用電度數小於或等於60度的住宅視為低度使用住宅;且為更快掌握資訊,從民國109年起每半年統計1次。
內政部說,經分析,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從107年起持續降低,110年下半年為8.66%,較110年上半年減少0.48個百分點,較107年減少1.15個百分點,長期下降趨勢明顯。
內政部指出,就縣市別觀察,110年下半年各縣市低度使用住宅比率,最低的3個縣市,分別為台北市6.54%、新北市7.10%及新竹市7.37%;最高的3個縣市分別為金門縣17.16%、宜蘭縣14.81%及台東縣13.68%。
內政部說,就地區別觀察,低度使用住宅比率變化,北部、中部及南部縣市近3年大多呈現下降趨勢,與108年相比,北部縣市以新竹市減少2.03個百分點最多,中部縣市以苗栗縣減少1.63個百分點最多,南部縣市以嘉義市減少0.81個百分點最多。
另外,內政部指出,全國新建餘屋在109年下半年到110年下半年數量呈現平穩,維持在7萬宅左右,110年第3季為6萬9877宅,110年第4季為6萬9721宅。長期觀察,新建餘屋數量從107年第2季的8萬餘宅,達到近年高點後,呈緩步下降趨勢。
至於6都新建餘屋數量,內政部表示,110年第4季新建餘屋住宅數量,由高至低依序為新北市1萬5038宅、台中市9997宅、桃園市9820宅、高雄市7917宅、台南市5937宅、台北市3649宅。
內政部指出,其中台中市、桃園市及台南市宅數都略多於上季;與109年同季比較,6都只有台北市及高雄市減少,分別減少602宅及174宅。
[文章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7040190.aspx



低薪吃土的空空,還在幻想少子化後,房子會供過於求,房價就跟著下跌,
薪資所得比過高,房子會沒人買得起,結果【越少子化就越都市化】,近十
多年來全國及六都的空屋率都是下降的。

↓

低度使用-新建餘屋=資產(投資) =>> 最大可供數額=新建餘屋 + 投資 - 50歲以上老屋。
去化意味著資產轉移,
但台灣房價和空屋率無關(個人覺得很奇怪),上一次崩盤的導火線是大量國宅興建,
最終泡沫只會破在供需不平衡。(投客建商相愛相殺??)
不過台灣文化(有土斯有財)長期以來的空屋率,
會隨著下一代的繼承(文化觀念)慢慢改變,
日本的歷史已呈現過,對岸是現在進行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