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房市反轉大洗牌】賣壓4個月爆增4成 全台房市驚現拋售潮

投資者快逃啊, 這次非同小可

林喬慧繪圖|米承鶴、林媛婷
2022年5月11日 週三 上午5:58

過去2年,台灣房市旺到連建商都大喊看不懂,今年以來,房市卻明顯由旺轉冷,不只交易量縮減,全台賣壓更是相當沉重,全台委售案件就多達28萬筆,4個月爆增4成多。隨著美國升息、縮表,全球資金撤退,國內打房政策一波接一波,短期投資客急拋售,自住買方也轉趨觀望。房市退潮,誰沒穿褲子?業內一致認定過度炒作的蛋殼區將「率先垮台、非常危險!」

「房市已經在反轉了!量先價行,下半年一定會更慘。」在五都皆有房產,且十幾年來都長期持有的包租公顏博志篤定地說,他還透露:「我手頭上物件超過一半在掛售,從2年前開始狂賣,身邊不管長、短期投資的朋友也一樣,大家都急著出場。」

顏博志認為,台灣房價已來到歷史高點,同時今年買氣明顯鈍化,「房市已經漲到瘋狂境界,利率來到有史以來最低點,坦白說已經是強弩之末,很多地方漲不上去,就跟存股一樣,到一定滿足點,再存下去也沒意思。」

同時,供應量也是房市反轉訊號,他舉新北市為例:「光新莊就有50公頃頭前重劃區、100公頃副都心重劃區,都還在開發,接著又有400公頃的塭仔圳要推出來,這些量會有多大?」顏博志直言:「我不認為市場有這些需求,投資客再多也吃不下去。」

數字會說話,永慶、台屋、住商、中信等房仲公布的4月交易量,全都綠油油一片,下滑幅度月減最多13%,比去年同期少了4.2至12%不等。

本刊再委請《樂屋網》統計各大線上售屋平台待售住宅,並剔除重複物件後發現,今年以來,全台房屋待售量已從19.5萬筆攀升到4月的28萬筆,「4個月來增加了4成多,賣壓確實相當沉重。」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說。

成交量變少,供給量變大,現在連成交天數都拉長,「過去一個案件丟到市場平均80幾天成交,今年以來拉長到約110天。」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透露。

這2年,全球大開資金派對,熱錢湧向房市,全台各縣市接連上演漏夜排隊買房戲碼,建案還沒公開就宣布完銷,就連中古屋也動輒有數十組人同時搶房,如今盛況不再,多頭房市出現高點反轉的跡象。

從國際上來看,美國宣布升息,加上縮表即將到來,力道比2017年還猛烈,逼得資金快速從市場抽離,最先影響的是台股表現,也間接影響房市,「這波投入房市的很多是投機來的資金,少年股神買房屢見不鮮,但現在資金大撤退,很多人錢卡在股市,要再進不動產市場有難度。」徐佳馨說。

與此同時,高房價帶來高民怨,年底縣市首長選舉在即,政府打房力道不會放緩,除了4月行政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要禁預售屋換約、炒房罰5,000萬元等措施外,日前央行公布的理監事會議議事錄摘要也顯示,不排除再推出第5波房市信用管制。

種種因素,都讓投資客、自住客的觀望情緒升高,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就說:「利空因素力道持續加大,短期內缺乏顯著的成長動能。」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也投書媒體指出,不論是因大環境的烏俄戰爭、通膨壓力、資金緊縮與疫情擴大,或是國內的升息及打房措施,房市熱潮已開始逐漸降溫。
2022-05-11 8:00 發佈
01房蟲們紛紛表示, 那是別隻房蟲的事, 與本蟲無關.




  很合理的走勢。只是,是誰在接刀子呢?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不意外,身邊做銀行及房仲的朋友大概都說同樣的話,都說先等這波過了再買,現在都賣到小坪數了,已經是這次房地產週期末端了,而且這次升息+縮表的強度也是歷史級別的,經濟衰退可能在所難免,不過回應樓上的問題,這次接盤的還真的是7年級生居多,勉強買房的不在少數,使用寬限期的比比皆是,可預期的當寬限期結束+景氣下滑,即便房貸撐得住,平常消費一定會下降很多,最後反映的就是需求減量經濟下滑,然後就是政府最不願意看見的停滯性通貨膨脹。

個人認為要看房地產的走勢其實要先理解政府會怎麼解決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問題,台幣來到29.7,在不升息會持續貶到30以上,從27.9~29.7,進口貨物就貴了6%,還不包含因戰爭影響的原物料上漲,這都會實質反映到消費市場與就業市場,那政府會怎麼解呢??對於老百姓的生存來說,買房不是剛性需求,生存才是,房地產固然重要,但整體國家經濟健全更為重要,所以我猜啦~個人猜測啦~收割房地產與股票上漲紅利,可能是政府的必要手段,如果經濟衰退是必然,政府立場一定希望是快點衰退快點復甦,所以依照往年經驗,這次11月選完後才會大跌,讓利空出盡,2024年才有機會選贏(雖然個人認為輪替機率頗高,但台灣人都是死忠的),所以說~跌幅大於租金的日子可能又要來了。
Trillionaire2020

第一段好寫實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5-11 18:22
man91517 wrote:
這次接盤的還真的是7年級生居多,勉強買房的不在少數,使用寬限期的比比皆是,可預期的當寬限期結束+景氣下滑,即便房貸撐得住,平常消費一定會下降很多,最後反映的就是需求減量經濟下滑,然後就是政府最不願意看見的停滯性通貨膨脹。


  如果是30幾歲的人買房,大概是富父母出資吧。這年頭台灣平均房價1千萬,年薪百萬才買得起,應該說,銀行才肯借出8百萬的房貸!(頭期款20%)。台灣有領薪水的勞工有8百萬人,年薪百萬只有10%,也就是80萬人,假設年薪百萬集中在35~65歲,80萬/30年,平均每年有2.6萬人進階百萬年薪族群,而台灣每年房屋交易量約30萬套,實在難以想像這兩年接刀的主力都是高薪勞工。如果不是富父母買房給孩子,就是人頭吧,幾年後看銀行呆帳會不會暴增,就知道真相了。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761
  炒房傷內需經濟,這是炒房團拼命想掩蓋的真相。薪水都拿去繳房貸了,哪來閒錢消費?甚至買房以後,就沒錢生小孩了,甚至小夫妻受不了房貸壓力而離婚,讓台灣離婚率不斷創歷史新高。
  大陸炒房是為了籌錢搞國內基礎建設,這十年來中國的高鐵捷運建設有目共睹。台灣炒房十幾年來做了什麼基礎建設?炒房賺來的大錢跑到哪裡去了?
  總之,過去十幾年炒房埋下的惡因,未來幾十年將由子孫償債。下一代真的很無辜......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DIY LOVE

台灣15~65歲有工作權的人有1600萬,只有8百萬人有薪水收入。被平均?美化數據?年薪百萬的人其實只有5%而已。

2022-05-12 13:23
sbphsho

可能只有算勞工的吧?

2022-05-13 13:20
採購經理人 wrote:
投資者快逃啊, 這次(恕刪)


房地產肯定是短空長多

最近真的不要買,除非自住撿便宜(如果能有去年起漲點價格的話,但我好像在做夢)
ugogy wrote:
房地產肯定是短空長多(恕刪)


沒錯,真的是短空長多,畢竟民主國家背後都有兩個不定期炸彈,就是退休金與醫療支出,這會大大佔據政府支出比例,唯一解還是只能靠通膨稀釋,所以已經買房如果負擔的起也別想太多,可能10年後就賺了,但年輕人就建議不要冒險了,畢竟這段下跌期所損失的機會成本可能高得嚇人。

還有這三年的房貸族在接下來無論是升息或是通膨的發生,幾乎都沒辦法避險,要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升息會吃掉收入,通膨也會吃掉收入,自己的收入在接下來幾年內都不能降低,現在股票也不能玩,薪水也不容易漲,只能自求多福。
man91517 wrote:

……還有這三年的房貸族在接下來無論是升息或是通膨的發生,幾乎都沒辦法避險,要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升息會吃掉收入,通膨也會吃掉收入,自己的收入在接下來幾年內都不能降低,現在股票也不能玩,薪水也不容易漲,只能自求多福。


很多人以為只要通膨就會帶動房價上漲,這個邏輯很有問題。如果這邏輯可通那辛巴威房價不就世界第一了嗎?
房價要能上漲除了通膨外還要國家生產力提升才能讓房價持續上揚,如果生產力衰退通膨還是繼續那房價就會崩盤。
kevin721202 wrote:
很多人以為只要通膨就(恕刪)


很多人有腦不會用XDDD


辛巴威的房價卻驚人,大城市的房價為3000美元一平米,
即一個普通的辛巴威人,要工作3萬年,才能買到一平米的房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ya8oaxb.html
一鴛一

3萬年真的世界第一了,魯蛇趕快過去辛巴威當國王XD

2022-05-11 15:47
H3300 wrote:
辛巴威的房價卻驚人,大城市的房價為3000美元一平米,
即一個普通的辛巴威人,要工作3萬年,才能買到一平米的房子。

3000鎂一平米換算台幣就是10萬一坪。
然後當地人要3萬年才買的起就表示當地大多數的人都是窮人,也表示這類房地產沒有什麼流動性。沒流動性就是漲不動,不是嘛?
所以我才說生產力才是房價上漲真正關鍵,通膨只是配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