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認為升息是房地產的毒藥,但升息是因為物價膨脹,而物價膨脹會帶動產地產漲價,那個影響大,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我先說我的看法
升息是物價膨脹造成,當物價膨脹減緩,升息就會變降息,但一般人一定是真的撐不下去時才會賣房產,也很難同意賣價比買價低,因此漲上去的房價要降回原價都很難,反而因為通膨帶動房價上漲。
所以整體而言通膨是會讓房價上漲的。
t100390101 wrote:
大家一直認為升息是房地產的毒藥,但升息是因為物價膨脹,而物價膨脹會帶動產地產漲價,那個影響大,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我先說我的看法
升息是物價膨脹造成,當物價膨脹減緩,升息就會變降息,但一般人一定是真的撐不下去時才會賣房產,也很難同意賣價比買價低,因此漲上去的房價要降回原價都很難,反而因為通膨帶動房價上漲。
所以整體而言通膨是會讓房價上漲的。
通膨長期會讓股價和房價這類金融屬性高的商品漲是對的,但那個保值效應通常是要看很長期~看個15~30年才有意義。
自金融海嘯後,這10多年時間,金融市場是被扭曲的,房價因為低利環境短期內嚴重超漲
(我看過最離譜的是,投資客買入後稍微粉刷打理半年內漲一倍...通膨在怎麼嚴重也沒這麼離譜吧?)
所以如果你買到的是投機客轉手的房子,爾後可能10多年內的漲幅都已被他一次性賺走了,之後你只能慢慢繳貸款~這就是為何那麼多人痛恨投資客的原因。
房價的統一性資料較難取得,你可以看看長期股市指數就會明白~
例如道瓊:
長期:100年漲了300倍~but...
短中期:曾經好幾次,連續超過10年是持平甚至負報酬~
上面講的是指數喔!不是個股~仔細去看短中長期的差異,你就會知道許多ETF達人根本還活的不夠久,沒看過甚麼叫空頭。
所以你買到了超漲過多的房子,很容易超過10年持平甚至負報酬,剛好就是你人生最精華的時光了~最大的好處...就留給你兒子享受吧!
你可以去好好看一下,這樣的結論正不正確。
(以上,不是鼓吹不買房~如果一間房都沒有都是建議買,但如果已有了一間自住房想投資賺價差...好好去看看長期指數吧...很可能你想賺得早就先被你前一手拿走了)
物價有一定的慣性,就跟推一台沒拉煞車的車子一樣,徒手推動它很難,可一旦動起來了,要用根繩子拉停它也很不容易,就影響的週期長遠來說,物價較為重大,控制上是首要。
車子放置的地方未必是平地,這好比一個社會中人民喜好傾向把貨幣換成什麼,而這個被換到的東西就會價格愈來愈高,就像有個低潌地,那塊地有個地名叫做「房地產」,然後車子置在緩坡上,這車子天然地就會有往「房地產」滑過去的傾向,要施力拉住車子不要往「房地產」滑過去,需要特別費勁;君不見央行的手段除了升息,也還有信用管制作用在房地產市場上,就是這道理。
為什麼?因為又想控房價,又希望人人都能盡量買到房子(滿足人民偏好),所以就只好專打手上已經有房的人,用間接的方法讓他們不要再買了。唉,台灣人很愛房地產啦.....
升息對財務面的減損只有借錢借很多的人影響較多,但物價是不管有沒有借錢,全面性的影響。例如有篇文章試算了升息 1 碼對房貸的影響,大約是一個月多付 1200~1800 元左右,這也只對有房貸的人有影響,而坦白說能買得起房的人也多有一定經濟實力,不一定怕這每個月多出的費用;但生活物資各種漲時,就是月入 22K 的人也是照樣被打到.... 試算:
1800 / 30 = 60 元,平均每天多支付的金額
一個便當漲 10 元,一天吃 2 個便當... +20元
一份早餐漲 5 元... +5元
機車加油漲 10 元,一個月加 3 次... +30元
光以上就合計多支付了 55 元每月,我還沒計算這個多出的份額佔其月收入的百貨比 --- 簡單來說,收入愈低的人被傷害得愈大。
所以,通膨較為可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