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在講到「公平正義」,
大家都要能參與才叫公平正義,
「被交易條件限制」就是不公不義。

有什麼是交易條件被限制?
不公不義的例子?
傳統的股票交易,以1000股做為一張,做為交易的基本單位,導致好的公司股價漲高了,一張動輒80萬、100萬,最終淪為法人認養的標的,而散戶卻因為門檻的障礙而被拒於門外。
但開放零股交易後,散戶可以自由小額投資各個績優企業,在股票市場中,算是落實公平公正的一步。

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企業公開發行,開放股份釋出認購,
為企業籌資的絕佳管道,
也是投資人參與投資的方式。
除了股票市場是很好的範例,

下面我再舉德州撲克較高買入的賽事,牌手們都會以賣出股份的方式,來讓賽局更具優勢,在這樣的作法下,有以下幾個優點。
1.釋出股份牌手更靈活籌措資金
2.降低牌手因資金壓力造成的情緒波動,更容易取得較佳的名次。
3.讓其他投資人可藉由買入股份的交易,投資高ROE的牌手,長期在比賽中獲利。

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我們可以看到在「購買股份的投資模式下」投資人不用真的會打牌、或是真的會經營公司,他可透過認購股份的方式,獲得投資報酬。


好了,講完前言,大家應該明白什麼叫作「投資股份」,接下來進入正題講到「不動產證券化」。

不動產是一個壟斷的市場,它利用較高資金門檻,以及持有者拒售產權的情況下,房屋土地所有權被特定人士長期把持。
除了少數國家採「土地國有化」來解決,多數國家則採用高額稅賦來解決土地問題。
土地國有後仍有炒作地上權問題。
而增加房地產稅賦,更是讓地主直接轉嫁租金到消費者買單。

既然,土地的炒作不可避免,土地的稅賦只是不斷的轉嫁,那我們為何不能換個面向思考,全民都可以投資這國家上的任一塊土地或房屋呢?而不被任何條件限制,這不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100坪2億的帝寶,
小老百姓要怎麼持有?
1%的股份只要200萬元,
200萬可以入手投資仁愛路帝寶,
即使你住在金山萬里,
你也可以參與仁愛路的土地增值收益。

問題來了,誰要賣你精華地段的股權?
這時就需要「非自用住宅不動產強制證券化」的手段來達成,人民可購置自用住宅,自用住宅為100%私有,但非自用住宅則需強制釋出50%以上股份,到市場上自由買賣,比照上市企業,當然你看好它也可以買回自家房產股份,但強制釋股可以讓全民參與區域發展收益。
大家可以注意這個觀念並非國父的「漲價歸公」,而是逆向思考將漲價分配給多數持有者,而非少數地主。


在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下,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在台北市的租屋族,他每個月支付15000元的房租,但這15000元其實是支付給50個股東每人300元,而他自己本身在台中有投資一間房產20%的股份,該房產每月收租2.5萬,他的租金收益5000元,而他投資5年了,房價增幅50%。

我們能想像一個租屋族也是包租公?也能享受地段發展增值收益,也能依據工作需求到各地租屋而不損失房地產發展收益?

加稅!只是增加底層人民的痛苦!
土地的持有規則不改變,
再多的稅也沒用⋯⋯
2022-04-17 7:27 發佈
居住正義是

台北大安區新屋正三房300萬

40年老屋正三房30萬

這就是居住正義

實價登錄只准跌不可漲

這就是居住正義

誰跟你證券化
cust123456789

太高估魯空了,很多就算是降到300萬也是買不起的。

2022-04-17 16:42
一鴛一 wrote:
居住正義是台北大安區(恕刪)


然後自己買的之後只能漲不准跌
要各漲10倍以上才行
tany3472 wrote:
在講到「公平正義」,
大家都要能參與才叫公平正義,
「被交易條件限制」就是不公不義。

有什麼是交易條件被限制?
不公不義的例子?
傳統的股票交易,以1000股做為一張,做為交易的基本單位,導致好的公司股價漲高了,一張動輒80萬、100萬,最終淪為法人認養的標的,而散戶卻因為門檻的障礙而被拒於門外。
但開放零股交易後,散戶可以自由小額投資各個績優企業,在股票市場中,算是落實公平公正的一步。




企業公開發行,開放股份釋出認購,
為企業籌資的絕佳管道,
也是投資人參與投資的方式。
除了股票市場是很好的範例,

下面我再舉德州撲克較高買入的賽事,牌手們都會以賣出股份的方式,來讓賽局更具優勢,在這樣的作法下,有以下幾個優點。
1.釋出股份牌手更靈活籌措資金
2.降低牌手因資金壓力造成的情緒波動,更容易取得較佳的名次。
3.讓其他投資人可藉由買入股份的交易,投資高ROE的牌手,長期在比賽中獲利。



我們可以看到在「購買股份的投資模式下」投資人不用真的會打牌、或是真的會經營公司,他可透過認購股份的方式,獲得投資報酬。


好了,講完前言,大家應該明白什麼叫作「投資股份」,接下來進入正題講到「不動產證券化」。

不動產是一個壟斷的市場,它利用較高資金門檻,以及持有者拒售產權的情況下,房屋土地所有權被特定人士長期把持。
除了少數國家採「土地國有化」來解決,多數國家則採用高額稅賦來解決土地問題。
土地國有後仍有炒作地上權問題。
而增加房地產稅賦,更是讓地主直接轉嫁租金到消費者買單。

既然,土地的炒作不可避免,土地的稅賦只是不斷的轉嫁,那我們為何不能換個面向思考,全民都可以投資這國家上的任一塊土地或房屋呢?而不被任何條件限制,這不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100坪2億的帝寶,
小老百姓要怎麼持有?
1%的股份只要200萬元,
200萬可以入手投資仁愛路帝寶,
即使你住在金山萬里,
你也可以參與仁愛路的土地增值收益。

問題來了,誰要賣你精華地段的股權?
這時就需要「非自用住宅不動產強制證券化」的手段來達成,人民可購置自用住宅,自用住宅為100%私有,但非自用住宅則需強制釋出50%以上股份,到市場上自由買賣,比照上市企業,當然你看好它也可以買回自家房產股份,但強制釋股可以讓全民參與區域發展收益。
大家可以注意這個觀念並非國父的「漲價歸公」,而是逆向思考將漲價分配給多數持有者,而非少數地主。


在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下,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在台北市的租屋族,他每個月支付15000元的房租,但這15000元其實是支付給50個股東每人300元,而他自己本身在台中有投資一間房產20%的股份,該房產每月收租2.5萬,他的租金收益5000元,而他投資5年了,房價增幅50%。

我們能想像一個租屋族也是包租公?也能享受地段發展增值收益,也能依據工作需求到各地租屋而不損失房地產發展收益?

加稅!只是增加底層人民的痛苦!
土地的持有規則不改變,
再多的稅也沒用⋯⋯


你知道股票存在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嗎??

是企業能用一張廢紙就去換到錢

而這張紙是不是真的值這個錢..天知道

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天房地產能股票化

我想建商和投資客應該作夢都會笑吧

因為又多了一個圈錢的管道



還有..夢裡什麼都有..真的

台北市一間4000萬的房子..要租4萬輕鬆嗎??

一年投報率才1%多一點.旦扣稅金.管理費.有的沒的..能有1%嗎?

加上因為你買的是股票

你是無權限制屋主對這房子的維修.管理

講明白點..實際能租4萬的房子..屋主1萬轉租出去你能說什麼

到時你要賣..你當這張股票就一定有人接手嗎??
打怎麼多幸苦了,我相信蟲蟲們一定會認同你的觀點~
這不就是REITs, Fundrise, roofstock, groundfloor在做的事?
Yiaaaaaa wrote:
這不就是REITs,(恕刪)


次貸風暴只會發生在美國

房蟲認為台灣房價只漲不跌
不會有泡沫的一天
tany3472 wrote:
公平正義」,


什麼居住正義都是屁
坦白說就是自己沒上車在肚爛而已

就算號稱自己有房地某龜兒子也是
目眶赤啦
心理學上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會讓房地產更讓跌
尤其是擁有證卷化商品之後...
(每個買房的都會從魯空被魯套....)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