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因素轟炸房市 七都Q1推案量季減14%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20412/7HWTQRP7XRHQDG2N2RY4BGMT4Y/根據市調業者統計,今年全台Q1總銷金額超過4439億,季減14%,推案個數季增幅、年增幅皆下修1~2成,建商推案力道轉趨保守,房價則是普遍攀升,七都除了台北市,各自的新建案開價季增、年增幅都有1~4成。資料畫面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全球面臨通膨、烏俄戰爭等影響,根據市調業者統計,今年全台Q1總銷金額超過4439億,季減14%,推案個數季增幅、年增幅皆下修1~2成,建商推案力道轉趨保守,房價則是普遍攀升,七都除了台北市,各自的新建案開價季增、年增幅都有1~4成。專家指出,推案力道減弱與多空紛擾有關,面對通膨、剛需旺盛和營造成本攀升等因素,建商態度轉趨觀望,預期未來兩年房市將呈現量減、價穩格局。
數字科技旗下的591新建案調查統計,2022年Q1新進場建案總銷為4439億元,季減超過1成,推案個數則是377件,相較上季或去年同期皆下修1~2成,其中以桃園市77件案量最多、台北34件最少,有關房價方面,除了台北市以外,各都的新建案開價季增、年增幅都有1~4成。
有關首善之都台北,首季推案個數雖然季減2成,總銷金額依舊突破千億元大關,不僅季增達16%,年漲幅更是超過8成,除了傳統大安、中山等蛋黃區貢獻百億量能,北投區也推出9案釋放百億案量,相較去年同期暴增超過1倍,成為今年首季的最大黑馬,目前仍可見單價6、7字頭的新案,由於基期較低加上北士科技園區等議題發酵,引起建商搶進推升量能。
591房屋交易新聞公關組長畢務潔分析,今年首季推案量能衰退,主要與烏俄戰爭、通膨等多空紛擾有關,國內還有預售屋禁止換約、央行升息等衝擊,促使建商推案態度轉趨保守,至於房價持續攀升,同樣也是受到通膨等影響,買方出現抗通膨等預期心態因此積極進場,反而造成部分新案出現供不應求,帶動房價持續走揚。
新北市首季推案集中新莊、土城,共通點都是擁有重劃腹地,光是新莊就貢獻超過320億元案量,占新北整體總銷逾三分之一,首季看點則是副都心,由「林口王」亞昕推出、總銷120億元的指標案「亞昕森中央」,該案規劃2棟建築,擁有住宅、商辦等多款產品,目前開價大約7字頭,預期有望挑戰區域新高。
桃首季因缺乏大量體指標案,量能雖然較上季下滑,憑藉小量體新案遍地開花,依舊繳出推案77件、戶數6819戶,雙雙名列七都第一。此外新竹縣市挾帶科技業與人口紅利等優勢,買氣始終強勁,包括竹北等地更因新案供不應求,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情形。
大台中首季推案明顯放緩,例如機捷G0特區、台中港重劃區等發展中的區塊,在買方態度轉趨保守下熱度冷卻,反觀部分機能和地段兼備的區域,推案氣勢依然無損,其中以北屯區十四期、西屯區水湳特區最具代表性,例如北屯區十四期在剛需刺激下,新案行情普遍來到4、5字頭,最高甚至上看6字頭,漲勢相當驚人。
根據591新建案說法,台南因缺工、土地成本上漲過快等情況未見好轉,推案市場仍是一片冷清,尤其今年面臨打炒房、升息等不確定變數,建商普遍傾向成屋再售,造成推案計畫一再延遲,各項推案指標與上季相比均持續下滑。反觀高雄在幾個傳統區塊力挺下,成功擺脫去年第四季低潮,個案數、總銷及戶數季增幅均名列七都第一,例如鳳山一口氣推出9案,案量多達50億元,此外鹽埕區亦迎來罕見的百億指標案「港灣1號院」,雖然開價尚未公布,不過外界盛傳每坪行情大約5字頭,有望刷新當地新高。
宏普建設副總經理游武龍指出,七都今年首季推案量能減弱,一方面是各自建造申請、核發時間不同,去年卡關影響今年登場,再者政府致力建設科技園區,造成產業人力大量轉移,促使營造業缺工問題嚴重,加上通膨等原物料上漲,難免下挫推案力道。
例如台北就有不少都更、危老案,已經取得建造但遲遲沒有動工,主要是業者認為工期冗長、營造成本攀升難以評估分潤,乾脆擱置因此無法提供推案動能,若以南台灣來看,近年受到台積電設廠等題材帶動,科技園區磁吸大量人力,更是造成營建發包成本增加,預期在成本攀升的情況下,推案力道放緩,房市未來2年將呈現量減、價穩格局。(余奕賢/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