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下旬全球通膨升溫,導致民眾「買房抗通膨」的行為越演越烈,「通膨」對於整體經濟首當其衝,再加上央行3月宣布升息後,房市未來發展備受矚目,而一連串的改變,對於打炒房的成效又有多少?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分析,首先要理解的是,現在面對的成本推動的通膨,來自於重要的商品與財貨的短少,導致成本上升,財貨價格上揚。目前雖然還沒到達停滯性通膨或稱衰退型通膨(高通膨與高失業同時發生)。原則上成本推動通膨,會侵蝕企業獲利,不利經濟成長。
章定煊進一步分析,這不同於需求拉升通膨。需求拉升通膨是來自經濟太好,需求太旺盛,不是太高的需求拉升通膨,有助於改善失業率。 其次是最近五十年,尤其是最近三十年,房地產(包括住宅)的投資屬性越來越強,消費屬性越來越弱,讓買房抗通膨這件事情,分析起來十分複雜。如果買房抗通膨百分之百成立,通縮應該讓房價下跌才對,那台灣過去十幾年幾乎都在通縮邊緣,那房價為何大漲?俄羅斯現在通膨嚴重,俄羅斯民眾現在會不會買房抗通膨?
因此,章定煊分析4種時期,將房地產投資屬性考慮在內,進行通膨與房地產關係的分類(房地產以消費為絕對主導屬性的國家不適用):
一、低利率、低通膨:政府試著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是經濟不振。大家對生產類投資興趣很低,也沒有消費信心。政府寬鬆出來的貨幣轉向大量湧入房地產市場,這就是過去十幾年的房地產黃金時代。
二、高利率、高通膨:這要區分是需求帶動的通膨,還是停滯性通膨。如果是需求帶動的通膨。如果是需求帶動,則是社會上已經接近完全就業,所以通膨發生。雖然利率高,但是在經濟前景看好下,大家還是想進場購屋。抗通膨效果不錯,台灣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處於這種情況。如果是停滯性通膨,不佳經濟前景與高利率阻礙民眾進場意願,但是通膨也帶來保值需求,抗通膨效果普普通通,美國1975至1981處於這種情況。房價大致漲一倍,但是把通膨因素扣掉,大體上是把房地產的值保下來,但是也談不上有什麼賺頭。
三、低利率、高通膨:經濟成長伴隨貨幣氾濫,房地產漲勢最為凶猛。也最容易形成泡沫。台灣80年代後期,一年數倍的漲幅。
四、高利率、低通膨:這是最慘的情況,市場流動性不足,又經濟陷入困境。台灣1997~2003就處於這種情況。那個時期也導致台灣大量建設公司倒閉跑路。
完整內容如下:
原文網址: 房價為何大漲?學者揪4大轉變…直言「最慘下場」:恐戳破房市泡沫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771632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