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時間各國就增加了全球GDP的30%債務
而當一個國家債務過高,加上疫情造成死亡人口上升
種種的跡象都跟當年1945二戰的情況很像
而當大規模債務累積到頂點後(DEBT/GDP>130%)
此時貨幣政策已經無法再刺激經濟(利率趨近於0沒有空間)
因此各國第一招就是把利率降低
讓通貨膨脹率>利率,藉此降低資金的成本
真正的目地是讓財政部接手,進行財政刺激
也就是所謂的直升機撒錢(跳過銀行,所以貨幣乘數很低)
然後透過現金支票、PPP、買公司債、基礎建設來把錢灌到民生經濟
所以2020前三大央行的M2年增率都灌到25%之高(疫情前不到10%)

而當M2年增率大幅度增加後,依據歷史經驗
大概落後1~2年,CPI就會一路上升來到峰值
這點從過去百年的歷史數據也都可以很明顯看到
也就是說2020下半年貨幣M2年增率的高點
大概率會使CPI高點落在今年2022的後半段

而當CPI來到高點,接下來就是收緊貨幣
<這邊引用卡爾先生的一張圖可以看到>
1945貨幣緊縮從+2到-2的標準差
收縮力道很大

而當貨幣緊縮後,CPI通常會回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PI年增率還是會維持在正值(否則會陷入通縮)
也就是從微分的角度來看,通膨短期緩解
但以積分的角度來看,絕對物價還是一直上去
尤其是這樣的資金緊縮,會造成流動性會往較安全的地方跑


而從1945年後的房地產指數
也可以看到此時房地產因為抗通膨性與穩固性
開始大幅度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魯空都把這次通膨拿來跟1970-1982年代來比
所以天真的以為這次升息要升到20%!!??
但1970那波,是因為第一波嬰兒潮的就業與能源危機推升
加上私人企業信貸放款寬鬆(貨幣乘數很高),
所以造成通膨與後面的經濟危機
後面大幅度升息後,才解除私人企業的放貸問題
(卻也衍生後面的儲貸危機)
而這次的通膨,是由政府所推動的,也就是成本在政府身上
消費者可以倒,私人企業可以倒,但政府絕對不會倒
因為他有一招無敵大法叫做印國家貨幣
所以你看二戰後,一堆國家欠了一堆債
但是沒有人倒掉,唯一倒的是你手中的貨幣
就連台灣也是在1945-1949來了一波四萬換一元XDDD
2022,通膨的主升段開始了,你還在等房價物價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