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台灣的房屋自有率高達8成,但社會上經常出現「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聲音,希望政府平抑房價,讓「住者有其屋」。
「買不起?要看買不起哪裡,」馬瑞辰意味深長地說。他指出,「如果說買不起指的是台北市蛋黄區的房價,那全國絕大部份的人是真的買不起,不是只有年輕人。」楊玉全也提出數據,破除「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說法。據統計,買房子的人,年齡在30歲至49歲之間者,高達64%。
「我認為與其討論買不起,不如退一步來看,關鍵其實在需要增加所得,」馬瑞辰一針見血地指出。馬瑞辰口中的「所得」,涵蓋範圍包括政府、產業及個人,也就是政府應鼓勵房產交易,可增加稅收;政府應協助產業轉型,除了增加稅收,更重要的是企業多賺,就有能力幫員工加薪,讓人民的收入提升;人們的所得提升,等於是購屋能力提升。
提升自己的購屋能力,別老期待政府出手。內政部是打房核心部會,花敬群則說:「我的概念,是打炒房、不是打房(價),我們追求是穩,不是跌。」
認為自己薪資所得夠用來買房的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