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要打房?不如從整體都計政策下手吧....光靠稅制是沒用的

這樣講可能會有很多反彈
但我自己也投資了些房地產
現在台灣房價真的很誇張,原因太多太複雜,政府的打房政策只治標不治本根本沒用,資金氾濫且投資能賺的情況下管你再多的持有稅我還是照買照賣阿
我曾聽說過不如反其道而行,提高房屋供給量讓供需的自然市場機制來調控價格,說實在的台灣的大都會區容積率確實過低,地小人稠寸土寸金有錢的還不買爆???是時候政府都市計畫該與時俱進的調整、搭配老舊更新政策,政府不應該怕給予民間太多容積好處,容積高建商的營建支出也高、地主分回多自然參與意願多、政府也能藉此介入取得一些回饋.....對大家都有好處
假設都計土地建築容積都提高很多,房屋垂直發展後平面的空地空間也可增加,重點是房屋供給量增加後(當然搭配政府的社宅公宅政策同步增加) 房屋的炒作就可望減少
想出一個能同時兼具提高供給量(可降低需求與價格) 、幫助都市更新(提高地主意願讓大片土地更易整合)、同時讓政府做東(可藉回饋機制讓政府取得土地或建物做社宅使用)等等的規劃再搭配適當的稅制與金管政策調控,不知可否有效抑制台灣現在的房市亂象
2021-12-08 15:19 發佈
XDDD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是土地在貴。推地上杈建案。
建商不能養地。政府不能賣地。
沒有土地所有權。房價直接5折價。
Coriolanus wrote:
應該多學學

為何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組屋?


這是新加坡的公共組屋,看起來,還是要政府先提供足夠的 "公共組屋"。

此制度拿到台灣行的通嗎 ? 有待商榷。

人家一個城市, "公共組屋" 用百萬的級數算,我們能嗎 ?

我們政府連足夠的公共宅都拿不出,那個縣市如果說蓋了幾千戶,就算達標了。而且只租不賣,也不能長期租,沒用。

只有地上權,與台灣人購屋的民情不相符。

台灣人好鑽法律漏洞,公共組屋若在好地段,又能便宜買到,確定是年輕低收首購族買到 ? 不會到時人頭戶滿天飛,最後還是有錢人在住 ?
對從小就是租屋族的家庭來說,覺得能有自己的家就已經很滿足了,即使是二手屋也沒關係

另外調查一下各位網友的房產狀況,大概一分鐘內就完成可以看投票結果
https://wenti.tw/case/66
全面都更,提高都會區新屋供給量,才能解決大家住的需求。

大家都有住好屋,新屋的需求。不管是首購,還是已有屋者的換屋需求。

當年綠政黨為打擊政敵,支持文林苑都更抗爭,逞了一時之快,整了政敵,卻無法解決都更時所面臨的複雜法律問題。

現在新屋,怎麼樣都不夠,當年種的因,今日的果。

"城中城" 這種危老的大樓,還不夠教訓嗎 ? 再等第二個,第三個,.....。
根本不用打房

只要跟對岸宣戰

保證房價便宜到韭菜價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是政策問題是沒錯......

但通常"政客(策)"真的打房成功

第一個掛點的都是小老百姓(中下階層)......................

手骨沒人家粗
來不及了。政客們都知道,這一塊誰碰誰死。只能任由這樣發展下去。就看最後哪一任倒霉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