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升息吵翻天 央行理事卻全體通過這件事

591

房價不斷攀升,根據《聯合報》報導,中央銀行4日公布第3季理事會議事錄摘要,
部分理事直指,當前房價、地價的上漲壓力恐來自低利率,在不升息之下不動產信用管制
成效有限,但也有理事則認為,升息不能有效壓低房價,但會加重借款者房貸債務負擔,
對經濟會有嚴重的負面效果,當前政策考量無法面面俱到,僅能力求平衡。不過面對高漲
的房價,全體理事均贊同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鎖定購地貸款及第2戶房貸,
來抑制房市過熱。

下波信用管制鎖定第二戶房貸
雖然房地合一稅 2.0才剛上路,但受到建商貸款購地增加,推升地價,帶動房價繼續漲,
房市交易也持續熱絡,全體理事均贊同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鎖定購地貸款及
第2戶房貸,來抑制房市過熱。不過當前南部房市熱絡,市場認為主要是半導體設廠等重
大投資案將帶動購屋,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價抑制效果可能不大。

另外,也有其他理事指出,當前房價、地價的上漲壓力可能有部分來自低利率,央行應採
限制貸款成數、提高購房與購地成本與降低資金來源來抑制房、地價,但最有效的方法是
租稅,但租稅調整不易。

升息未必能壓低房價但影響經濟
不過雖然低利率是房價上漲、房市過熱的原因之一,卻有多位理事則反對升息,認為目前
房價上漲相當部分反應原物料價格及工資大幅上漲,帶動營建成本上升,升息不能有效壓
低房價且對經濟會有嚴重的負面效果。此外,台灣家庭債務占GDP比率已高,且主要用來
購置不動產。若房價繼續上漲,不動產貸款持續增加,當未來若啟動升息時,將加重借款
者房貸債務負擔。


並且台灣有儲蓄過高的特殊現象,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房價議題比較複雜, 除間
接影響金融穩定外,還涉及居住正義、資源配置等議題,政策考量無法面面俱到,僅能力
求平衡,更有賴政府各部會通力合作,從供給面、需求面,以及制度面,共同尋求解決。


央行真溫馨
還會關心升息會害炒房斷頭
2021-11-05 16:06 發佈
沒人會笨到在這時間點升息,老美也一樣。明年再等等吧。



Red Bull Racing Honda
Trumps wrote:
591房價不斷攀升,(恕刪)


只有炒房的借錢?台灣一堆"毛三到四"的製造業,那個不是能借的到多少借多少,升息先關門的是他們;另外就是台灣最大的"債務人"就是政府,你以為國債就不用付利息?而且她還是台灣"最大的地主",所以叫政府升息不是等於叫他拿刀砍自己!
央行理事看來是暗樁

不然
照經濟學來看
早該升息了

CPI超過2%
央行:暫時的, 不需要升息

雞腿飯從 60 漲到 110
央行:物價溫和, 沒有上漲

借最多的就房蟲吧!
升息最大的好處是財富會流動,就像是玩大風吹的遊戲,要吹才會動,不然一堆人手握財富卻不搞創新,這才是對經濟最大傷害,另外CPI計算不能只對比去年,不然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各商品物價輪流漲是不易查覺的,5~10年內的物價都必需拿來和今年物價做比較,就算是物價輪流漲,一樣是可以偵測出來
Requiem for a DREAM

創新 ...在台灣做這件事 , 死最快

2021-11-06 10:52
Z3300

你的腦袋很特別XDDD

2021-11-07 10:24
公投決定
淡如小姐說過台灣不可能升息,我信!
生息只會讓貧富差距更大
lichujen wrote:
只有炒房的借錢?台灣一堆"毛三到四"的製造業,那個不是能借的到多少借多少,升息先關門的是他們;另外就是台灣最大的"債務人"就是政府,你以為國債就不用付利息?而且她還是台灣"最大的地主",所以叫政府升息不是等於叫他拿刀砍自己!

您可以研究一下銀行借哪邊比較多錢





8924132 wrote:
您可以研究一下銀行借(恕刪)


真是"直覺"啊!
企業跟銀行借錢是"信用貸款"嗎?哪有可能,不是的話就是"十足擔保品"去貸的,而擔保品裡面,廠房與土地當然是大宗,那這種貸款名目上是不是"不動產放貸"?但他的實際用途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