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 speed wrote:繼續現金在手你怕什麼(恕刪) 我也覺得奇怪!!!房子一直蓋 還是有人買!買的人就買在相對比較不會跌的地方那至少持平,就一直有買得起的人會往那裡去##除非戰爭/疾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減少........新舊汰換一直會存在有能力的人買或換新房(繼承或長輩給..)中古的會有人接手發展=成熟的地區房價5~10年的價差約5~10%正常循環20/40年大週期#30/40歲拿去投資不買!? 50歲沒錢買不起 , 有錢要買了吧! (M型化或是有錢沒錢?)#買哪裡還是買不會跌的地方吧!?(現在是有些人退休去買中南部@20萬以下的地區,也是有漲到30幾;或許也可以用租的10~20年吧!?)人往哪裡去,需求上升價格就會往上(新莊10年前~現在, 3x~55)買不起中心往外->迴龍/樹林(2x~4x)55~65買新莊?還是買三重/板橋(中和/永和) ,這3/6區就看"工作地域和需求" ,拉扯價格帶就接近新北三重->40年前@?~1x萬(樹林@2~3萬)/ 20年前@20~30萬/現在@50~6x萬(樹林@25~4x萬),近北市的有些都快到65~70#是不知道10/20年後會不會變@40萬但35歲時買了50x萬/15年後變100x萬->至少退休有地方住,死了小孩可以接或換房
不用死心 , 台灣房市泡沫快崩盤了。等你存到頭期款,房價也差不多會跌到你薪水買得起的價格。香港南韓房價相繼爆跌,跌回2022年3月川普QE炒房前的價格。2022年2月,澳洲最大建商Probuild破產,帶動一堆建商破產朝。
whalin wrote:你的計算方法完全的錯...(恕刪) 看起來好像是如你所說,但事實政府和買的人價量會維持一個基準。只有動亂才會套現潮像Sars(未知無法預期或戰爭)但現在這疫情2年過去並沒有太多改變。期待利率大漲有人跳樓,可能經濟大蕭條。誰活的久???人死很多?沒工作?沒收入?,各國政府,世界都會連動...
whalin wrote:我想你發這些文章真的...(恕刪) 多出來的舊房子就是租人,更舊了等都更蓋新成本一直疊加上去20/40年2個世代不買,小孩更辛苦了當我10歲看鄰居父母去買200萬房公寓,20歲時父母才有能力要買新公寓已經400萬。( 30年過去至少現值7-8百) 隔壁新大樓1600.除非不生小孩,不用幫別人賺錢。或許因人口結構變化,已經房價高點。。但會集中在中心點往外在有能力時由外而內,進可攻退可守。而不要是圈外人,邊緣人?
台南這蛋白區和蛋殼區已大幅降價了,很多案子已降到疫情前的價格了,聽很熟的房仲說,有部分投資者會怕了,因為目前降到疫情前的價格,還無人聞問,有些案子還是正路面的店面房子。想買房的人近期是可以考慮去看一下啦,雖說蛋黃區的是沒什降,蛋白區是可以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