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貸是儲蓄財,房租是消費財!網列租屋十大心酸 沒房結不了婚最慘

能夠買房,是很多人的夢想,但買不起,就只好租房。但現在有網路調查,列出網友討論的租屋十大心酸,包含沒房難結婚,無法依個人喜好裝潢,以及一直租房,根本存不了錢買房等等原因。專家分析,房貸是儲蓄財,房租是消費財,兩者還是有差異,但買房的關鍵,還是得存好頭期款,做好財務規劃,才能因應後續房貸壓力。

買房、租房,民眾各自有盤算,也各有優點缺點,網路溫度計也透過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以過去一年以來以網路討論聲量來看,統整出買不起房得忍受的十大心酸,第一是沒房比較難結婚聲量高達9124筆,第二是不能依照自己喜好裝潢聲量5200筆,第三則是高租金永遠存不了錢買房聲量3482筆,其他像是年紀漸長租屋困難以及租屋限制性別等等,都排在排行榜前段。

網路溫度計營運長林慧珍:「是買不起,買不起房子,其實通常都會是要租房子最重要的原因。根據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來說的話,其實就算是在疫情期間,那個指數仍然是持續攀高,所以可以知道台灣的房價,仍然沒有被抑制住。買房子的討論量,都會比租屋的討論量更高,所以其實坦白說買房子,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買不起,但是很多還是會討論它。因為會覺得買房子,是人生當中一個很大的夢想的完成,或者是一個理想事情的目標。」

能購屋,當然不想租,民眾表示購屋優點非常多,但年輕人之所以無法以買代租,主要原因在於自備頭期款。以兩成來算至少得準備一到兩百萬,還得看區域來調整頭期款金額,若沒有家中援助或者妥善存錢計畫,想買房難度真的很高,但也有人把買房當成投資儲蓄,規劃人生。

房產專家表示,租房繳的房租,是消費財,買房繳的房貸,是儲蓄財。租或買得視民眾個人需求而定,衡量荷包想好計畫,才能在租買之間做出決定。

原文連結如下
青年心聲!網列租屋十大心酸 沒房結不了婚最慘
2021-09-29 13:21 發佈
要買的是 "資產",而且是個人資產負債結算上,能 "抗通膨" 的資產。

如果買的未來都只能算是 "支出",那就不會擁有有 "抗通膨" 的資產。

個人沒鼓吹一定要買房,更不贊成財務不健全的人去買明顯負擔不起的房。

買房也要買對房,有餘錢但不買房的也要知道,可以買那些"抗通膨" 的資產。

至於財務上無力買 "資產" 者,房價高不高與其人無關,就不要想太多了。
講的好像買完房就能結婚生小孩似的
會不會太天真XDDD
GOGYM wrote:
能夠買房,是很多人的...(恕刪)


頭款也只是兩成
後面的八成才是壓力
nickchang0826

有多少人連兩成都拿不出來知道嗎?

2021-09-29 17:06
194319431943

房價會漲跌是投資 , 不是儲蓄財 . 大陸一堆都市房價跌到白菜價 , 一堆人放棄房貸移送法拍屋 . 要我貼幾間來證明嗎 ?美國日本房市泡沫後 , 房價跌到1~2折 . 炒房團不要再騙人買天價房了!

2021-09-30 4:53
花椒伯 wrote:
頭款也只是兩成後面的(恕刪)

每個月繳房租也是一樣,但房租是消費財,房貸是儲蓄財
dicktracy57

上面數字哥要不要去看一下各國大都會區的房價是漲是跌?不要老是找一些阿撒不魯的地方, 加油好嗎?

2021-10-07 20:52
一鴛一

數字哥已經被停權正在反省了XD

2021-10-08 5:53
買黃金項鍊跟租借黃金項鏈差別:前者是「消費加投資」,後者是「純消費」。

租借黃金項鍊是為了獲取其效用(如結婚儀式裝飾用),效用達到,租借期滿,就是物歸原主,並不會擁有項鍊(故無法獲得黃金增值/貶值之機會)。

買黃金鏈子,除了婚禮戴完,之後就是想漂亮一下就可戴,並且可以留存「保值」(投資用途)。

一般社宅合理作法是廉價出租(不是出售,浮洲合宜宅就是一個錯誤範例)給經濟較弱勢者,其重點是提供住宿之效用,而不是給其一個投資套利的捷徑。

又好比想要助人,教人自食其力,正確作法是借(或低價租)一塊地讓他種地求生,而不是送或低賣一塊地給他種(萬一他不種地,去轉租或轉賣呢),一旦地權被售出私有化後,助人政策將恐不能延續(如浮洲)。

居住需求是一種基本消費需求,而房子是建構在土地這種資本上。好比漂亮的鏈子是做在黃金這種資本上,它比單純黃金條塊有多一些功能。我問過很多次「居住正義」定義是什麼,基本上都沒得到一個滿意答案。

但我相信,「居住」正義不是「置產」正義,這不能混為一談。要投資(投機),應先自己努力累積資本才能開始,而不是要政府拉著弱勢直接跳級成資本家(這樣子就是違反社會競爭進化的正義)。

資本市場從不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地方,別弄錯。但好的社宅政策,應該要支持。至於央行開始加重打炒房力道,有沒有效不知道,有沒有誤傷無辜也不知道,但至少有留出一點機會給首購第一房的人,我倒覺得先正面看待。
GOGYM wrote:
能夠買房,是很多人的...(恕刪)


這篇文實在是說的太表面了,不符合當今社會現況

如果是放在20年前可能還ok

現今房價如此高,大部份人,不僅買房要跟父母伸手拿好幾百萬

連結婚生子都要伸手跟父母拿錢,小孩教育費也拿,買部新車也要拿.....

聰明的老父母,是不會逼小孩結婚的
merry go round wrote:
這篇文實在是說的太表(恕刪)

樓主的重點應該不是結婚,而是買房跟租屋,一個是儲蓄財一個是消費財的差別
merry go round wrote:
這篇文實在是說的太表(恕刪)

表面?還好吧,房貸是儲蓄財,房租是消費財,說的沒錯啊
GOGYM wrote:
表面?還好吧,房貸是儲蓄財,房租是消費財,說的沒錯啊

住房就是消費,不論你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居住本身就是一種消費行為。
買房子看起來比較好,很單純就是靠著頭期款這筆,開了好幾倍槓桿的投資收益。
目前台灣房地產的平均收益,含槓桿,大概6-9%,貸款還完以後大概2-3%。如果有打敗房地產的投資能力,一直租屋一樣會很有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