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每戶不到3人, 張金鶚:不婚不生不用買房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更新時間: 2021/09/03 13:12
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顯示,每戶人口平均不到3人,被張金鶚認為與高房價有關。示意照片,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年輕人不婚不生,要成國安危機了嗎?十年一度的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顯示,台灣平均每戶人數僅剩2.8人,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單身家戶、小家庭變多,背後隱含年輕人不敢生、不敢買房的狀況,顯見高房價問題成為人民心中的痛。
主計總處近期公布「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指出,普通住戶平均每戶人口數近10年來,從3人減少為2.8人;單身家戶數從22%,升為26%,現計有208.5萬戶;有配偶或同居伴侶的人數占比,也從56%,減少為54.7%,減少45萬人。住宅則為899.2 萬宅,10年來增加 91.8 萬宅或11.4%。
台灣每戶平均人口數不到3人,住宅朝小宅化靠攏。示意畫面
台灣每戶平均人口數不到3人,住宅朝小宅化靠攏。示意畫面
張金鶚表示,台灣人口成長減緩,住宅卻變多,顯見社會結構改變,多了更多單身家戶與小家庭,年輕人自立離巢越來越清楚,背後隱含年輕人不敢生孩子、住宅昂貴等情形,並面對養房還是養孩的衝突選擇,顯見房價問題成為人民心中的痛。
而10年來人口成長趨緩,但因小家庭化,住宅需求持續增加,因此空閒住宅(無人經常居住,或偶爾自住及目前沒有使用),雖比10年前增加10萬宅,比例從19.3%,降為18.5%。
單人家戶比例約26%。翻攝主計總處資料
單人家戶比例約26%。翻攝主計總處資料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張金鶚表示,空屋比例降低,但整體宅數卻增加,與家戶人口數變少、小宅化有所關連,而過去營建署統計的低度用電住宅,比例不到10%,但人口普查數數據顯示,空屋問題仍相當嚴重,使得資源無法有效受利用,政府應透過如囤房稅等稅制改革,或是減少非自用住宅貸款等政策工具,才能有助於改善空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常住人口減少2%,住戶數也從近10年來,減少1.2萬戶,約1.3%,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表示,北市高房價問題,讓不少就業族在北市租屋,或是買在新北市或桃園市,造成台北市長住人口,呈現衰退趨勢,不過,北市因就業機會多,仍有就業人口居住需求,房價短時間不會明顯被撼動,但因人口減少,房價要往上走的空間與機會,相對不大。(楊明峰/台北報導)
單人家戶比例逐漸提供。翻攝主計總處資料
單人家戶比例逐漸提供。翻攝主計總處資料
ebola01 wrote:
家庭每戶不到3人, 張金鶚:不婚不生不用買房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全文裡面,張金鶚教授那裡說過 "不婚不生不用買房"。
塔綠斑們最會胡說八道,人家沒說的話,硬往別人嘴裡塞。這種人該下拔舌地獄。
建設公司都知道,要拓展單身女性的市場了。近幾年,新屋,好屋,被認命的小資女生默默吃掉不少。
國泰建設 安心篇
一群大老爺,小少爺,還在肖想長輩早早歸天,留下舊房子繼承,真有出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