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導,勞保基金將於2026年用罄,行政院雖編列明年撥補300億元挹注,但勞保潛藏債務高達10兆多,且已連4年收支逆差,撥補僅是杯水車薪。
這是我們的時代面臨的困境。
學者專家想出很多方法來補救,一場社會實驗正在進行。
但是我們就是當事人,我們預期依照法律可以領到給付,但隨著未來高齡化、少子化加劇,
繳交保費的人少,請領給付的人多,難道不會有問題嗎?
相對於公部門來說,在民間企業,其實沒有多少人會想到退休這個問題。
因為這部分的誘因不大,民間企業的員工能有正常工作,不被FIRE掉,就阿彌陀佛了。
但如果將來領不到,那現在繳的有闢用呢?
我們相信社會體制會給我們帶來幸福,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的收入被迫分成好幾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固定食、衣、住、行的支出,節衣縮食可以,但總不能不花錢。
第二個部分,是追求成長的投資,這涉及到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可能不投資的。
但大部分的人,第一個部分就花掉絕大部分的收入,或者入不敷出,得過且過。
現在有許多人把購買不動產當成是投資,
也就是說,投資人認為這個房價體系,將來並不會崩跌,而且會穩健成長。
最差的情況就是,房價崩跌了,各項給付沒了,你也沒了收入,只能窩在當初買的高價房內。
我想這是許多人不樂見的情況。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這個體系內,
該怎麼做?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資料來源:
勞保基金5年後用罄
雞蛋頭先生 wrote:
應該是不會倒,勞保功(恕刪)
基金老是被拿來當救火隊?
政府四大基金,郵匯儲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都是籌碼。
我一直想問,
如果按照「投資不動產是最穩健的作法」這種思維,
那四大基金為啥不全部投入搶地,成為國內最大地主,那不就不會倒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