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通膨已經波及營造價格.導致..

這篇文章所描述的
普遍性不知道有多少?
蠻有知識性的

營造價格的上漲
還不見得能夠反映在最後房價上面
房價已經太貴消費者不見得會買單了


原物料狂漲讓全台都更核定件數大減7成!連雙北也受不了祭出都更新制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E%9F%E7%89%A9%E6%96%99%E7%8B%82%E6%BC%B2%E8%AE%93%E5%85%A8%E5%8F%B0%E9%83%BD%E6%9B%B4%E6%A0%B8%E5%AE%9A%E4%BB%B6%E6%95%B8%E5%A4%A7%E6%B8%9B7%E6%88%90-%E9%80%A3%E9%9B%99%E5%8C%97%E4%B9%9F%E5%8F%97%E4%B8%8D%E4%BA%86%E7%A5%AD%E5%87%BA%E9%83%BD%E6%9B%B4%E6%96%B0%E5%88%B6-003152564.html
轉貼

考量近年來原物料及市場波動、實務操作等情形,雙北市日前陸續宣布調漲都更工程造價。

在原物料攀升、缺工等營建成本推升之下,不少建商就怕賣預售屋虧錢,乾脆先封盤不賣,現在就連都更、危老案也因造價成本翻漲,大大降低建商參與都更案的意願,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今年前7月全台都更核定件數僅25件,比去年同期的86件,足足減少了7成。

營建成本上漲,都更、危老合建案吃不消乾脆先停擺

今年房市雖然5月中旬受到本土疫情波及,短暫影響幾個月,不過整體營建成本正在上漲,尤其今年1月開始漲勢明顯,大概已經漲價3成,建商自地自建影響較小,但對於建商與地主的合建案來說,影響卻是相當大。

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蔡漢霖指出,都更或危老重建案本來就多屬於合建案,建商未來分回除了要與住戶拆分比例之外,也要多負擔造價所增加的成本,確實遭受到很大的挑戰,「因為市場的房價不見得完全可以反映造價的漲幅,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

一般來說都更案分兩種,一種「協議合建」,只要建商、地主雙方達成共識便可都更,但另一種則是「權利變換」,由地方主管機關依照地段、房價、營造成本等準則估算出建商、地主共同負擔費用比例。

現行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書當中,住戶與實施者的「共同負擔費用」主要是以工程造價為最主要的成本之一,但近來有建商反映,隨著原物料持續上漲,地方政府對於共同負擔費用的提列基準卻沒有跟進,造成多出來的成本全由建商吸收,認為實在不合理。

「確實都更案推動的速度有放慢不少。」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更新事業科長陳品先坦言,都更案從申請到實際開工通常都需要2~3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今年才開工的案子,都可能是前年所送件,但當時提列成本比較低,但現在開工就要面臨支付給營造廠較高的金額,「若是成本差距太大,有些建商乾脆就會等原物料下滑,暫時先擱置停擺。」

全台都更核定件數大減,比去年同期掉了7成

營建成本、缺工問題,也讓建商對於都更案更加退步。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截至7月31日為止,今年全台都更核定件數僅25件,比去年同期的86件,足足減少了70%左右,而六都當中,以台北市核定15件為最多,新北市7件次之,其他桃園、台中、高雄都僅1件,台南則是直接掛蛋。

推案在雙北市的品嘉建設、尚禹營造董事長胡偉良指出,都更實施者在營造市場缺工、原物料成本大漲的困境下,只會逼建商走向2條路,一是承受不了成本大漲,乾脆選擇退場;二是反映成本上漲,將未來的銷售房價拉高。

但胡偉良認為,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因為就怕未來的房價無法真正反映成本,到最後也是只能走向倒地一途,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從事危老重建、都更的業者數量也跟著變少。

雙北調高都更工程造價成兩面刃,提高建商投入意願、但民眾未必買單

為了合理反映都更工程造價的成本問題,近幾個月以來,先是台北市對外宣布調整都更建築物工程造價,預估修訂後的營建費用單價平均漲幅約20%,將於10月起正式生效;緊接著新北市也同樣宣布,自9月8日起實施「新版共同負擔提列基準」,這項內容主要的重點也是調高營建單價,平均調幅為11%。

但有住戶則擔心,在雙北市上調工程造價成本之後,未來建商與住戶協商都更案時,共同負擔內的營建工程費用將會提高,意味著住戶在未來第一時間可分回的坪數將會縮水,面臨損失。

不過,新北市都市更新處總工程司李擇仁認為,在營建成本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若都更案的營建單價不跟著調整,屆時都更案根本標不出去、沒有建商願意進場,恐拖累都更進度。

李擇仁說,雖然民眾可分回坪數可能變少,但是隨著營建成本提高,建商的未來售價也會跟著提高,到最後民眾分配到的「房屋價值」還是回到民眾身上,「不見得會受損」。
2021-09-14 2:34 發佈
Kdexv

有種技術叫預鑄工法

2021-09-15 13:49
魯空的邏輯

高麗菜每顆從60元漲到120元,
但是因為疫情關係,
店面都快倒光了,
所以快炒店都殺價競爭,
原本一盤100元的炒高麗菜,
現在都賣一盤50元。
causewaytw1

哈哈哈哈有道理

2021-09-14 11:18
aa11zzxx

因為疫情的關係人都死光了,所以沒人可以買房。

2021-09-14 11:39
tany3472 wrote:
魯空的邏輯高麗菜每顆(恕刪)


我分享過很多張圖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下列這張
消失了30多年的通貨膨脹
這次不得不現身的原因
是因為以往發錢只停留在銀行(如2008的3次QE)

但是這次是直接把錢灌在民生經濟體系中(綠線)
在美國就是你躺在家失業,政府寄支票來你家求你花錢
所以一個疫情過後
結果美國人民儲蓄率還創高的有趣現象
台灣也要發5000元,儲蓄率也破了1986年新高了
台灣錢不是淹腳目,是淹到胸口囉XDDD

沒辦法,各國政府對付疫情不小心債務/GDP快來到130%的臨界值
我不創造通貨膨脹不行了
所以你看美國FED主席每次都出來講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的(心裡完全不想收QE)
你應該就知道這次不是暫時的XDDDDD


necomata

你這樣會被某些勢力說你不知民間疾苦,人民吃都不夠了怎麼可能拿去存。

2021-09-14 16:04
房市窮套的邏輯是:成本漲, 所以賣價要跟漲?
真是有夠靠北的.
用咖桃屋想就知道, 那世界上做生意搞實業的, 還有人會倒閉的嗎?



我愛巧克力機

哇!師兄師弟們全出現了!

2021-09-14 12:26
194319431943

鋼筋漲價使每坪成本增加700元 台幣 ,所以新建案房價要漲700元 美金 !

2021-09-14 16:38
塑膠整理盒 wrote:
這篇文章所描述的普遍(恕刪)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只要問兩個問題. 就有答案

1. 今天原物料跟工資失控. 是金融問題還是產業問題?

2. 今天房地產價格失控是金融問題還是產業問題?

答案顯然是金融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都關注美聯儲動態最主要原因

因為產業問題是政策解決

金融問題卻必須要金融解決....
194319431943

中鋼籲勿哄抬鋼價 不排除斷料制裁業者趁機哄抬鋼價、囤貨,下游甚至有錢叫不到貨。中鋼3日向盤商、通路商喊話共同維護鋼市秩序,倘若不從,將調整銷售策略,不排出祭出斷料制裁。

2021-09-14 16:39
194319431943

建築成本明明很便宜 , 一坪造價5~15萬 , 房價哄抬幾倍到十幾倍是怎樣 ?

2021-09-14 16:39
我來代替央行回答這個問題

CPI不包含房地產價格的漲幅

所以哪來的通膨

這個題目請樓主退回重寫
貓咪動力學

CPI不包含房地產價格的漲幅跟股市的漲幅 不然更不得了

2021-09-14 10:02
wish1114

包含房市股市CPI 4% up 目前CPI 2.2%是騙人的!準備看資產股一路漲了

2021-09-15 0:09
塑膠整理盒 wrote:
這篇文章所描述的普遍(恕刪)


順便一提. 歷史上的惡性失控通膨. 最後都是怎麼收場的?

看看威瑪政府

看看1949年

看看1929~1932

這時間都算近的都是20世紀

歷史可鑑. 惡性失控通膨. 是無解的....最後就是走向毀滅後重來
194319431943

炒房團掏空的是台灣內需經濟循環的錢 ! 錢都拿去繳房貸 , 沒錢銷費 , 炒房一支獨秀 ,百業逐漸蕭條!科技廠賺大量外匯,不會和台灣人分享,留著招募人才和擴廠用。然後台灣會連續經濟率退幾十年 ! 

2021-09-14 16:45
194319431943

芝加哥 是美國第3大城 , 僅次於紐約和加州 .實坪26坪 3房 獨棟透天 .2010年賣16萬9千5百美元 (458萬台幣) , 美國次貸風暴後,2021年5月賣3萬5千美元

2021-09-14 16:48
tany3472 wrote:
魯空的邏輯高麗菜每顆...(恕刪)


你可以三年不買房

但是你能夠三天不吃飯嗎
194319431943

房價高到連考上的軍公教都買不起房了。台灣還有未來嗎?南韓連律師都買不起房,所以南韓銀行停止房貸,來打房,台灣呢?

2021-09-14 16:47
194319431943

韓國銀行業界收緊家庭貸款部分銀行停止放貸隨著韓國金融部門要求銀行收緊家庭貸款規定,韓國銀行業界響應金融委員會建議上調貸款利率,部分銀行停止放貸。

2021-09-14 16:48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順便一提. 歷史上的...(恕刪)


西奈大

那些魯套,天天上來不就是急著脫手?

否則房市大好,還有時間上來??

你說的他們看不懂,也不會想懂!

他們只想快點變現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