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用地大鬆綁

【露營場納管/上】小型露營場將鬆綁 634處就地合法 地方憂恐成遍地開花亂象
觀光局、內政部營建署正聯手修法,預估全台將有634處面積1公頃以下露營場可望就地合法,地方政府擔憂恐造成露營地遍地開花亂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光局、內政部營建署正聯手修法,預估全台將有634處面積1公頃以下露營場可望就地合法,地方政府擔憂恐造成露營地遍地開花亂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 / 記者侯俐安、黑中亮
2021-05-01 11:10
訂戶獨享內容,限時開放試閱
觀光局納管1公頃以下場區 地方籲建防災機制
全台1986處露營場,符合法令卻不到一成,多年來更無主管機關。行政院3月23日拍板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責。由於露營地有七成位於非都市土地的農牧、林業用地上,觀光局、內政部地政司正聯手修訂「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面積1公頃以下露營場由觀光局納管,預估全台將有634處露營地可望就地合法。

全台1986處露營場,以南投縣356處最多。南投縣政府認為,未來就地合法恐造成露營地遍地開花亂象,農牧及林業用地仍以原用途為主,應設定露營設施的使用年限,並建立退場機制;且開放的同時,也要納入防災機制,確保在地居民和遊客安全。

露營場適用法規繁瑣 稽查、業者合法化都難
全台常態性露營人口超過200萬人,由於露營場涉及土地使用、開發、營業,光是適用法規,從區域計畫法、國家公園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等就高達20項,法規繁瑣,造成地方政府稽查、業者合法化都難以執行。

觀光局統計,全台露營場只有168處符合相關法令,755處違法、755處待清查、288處無營業;其中農牧用地、林業用地有1420處,占比高達71.5%。

3年前,露營地氾濫無法可管情形被重視後,蔡政府公布違法名單、檢調也介入調查,相關單位卻是你推我辭,交通部、農委會都不想主責。觀光局認為露營地有七成在農牧、林業用地,應回歸土地主管機關農委會,並修正農發條例、休閒農業辦法,放寬限制;但農委會反對,認為休閒農場可附設露營區,仍須以農業經營為主體。

去年歷經兩度跨部會協商後,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3月23日拍板,教育用途外的營地,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責。據了解,在此之前,由於多數土地位在農委會轄區內,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一度安排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溝通,討論土地管理適法性與權責畫分。但兩人還未討論,4月初就發生太魯閣事件,林佳龍卸任。

農牧用地的小型露營場 可免經申請許可使用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由內政部地政司主管,觀光局近來協助增訂農牧及林業用地,容許設置露營設施的申請程序,1公頃以下的露營場若設在農牧、林業用地上,有營位、管理室、衛生設施,可「免經申請許可使用細目」,若涉及建築法等,仍要依法辦理。

觀光局解釋,修訂法規附帶條件是,各地露營地品質與數量應保留彈性,在地方政府總量管制前提下,以低度利用、不開挖整地、變更地貌及可恢復農牧使用原則下管理,基地最大面積不得超過1公頃,其中設有固定基礎設施面積,不得超過基地面積的10%(約300坪)。

根據「非都市用地使用管制規則」附表,農牧、林業用地各有20項容許使用項目,若是農作、造林、設置電線桿等,屬於「免經申請」項目,可免向農委會等單位;但若要設民宿、電塔、太陽光電等,就要向農委會、經濟部等多個單位申請,手續繁瑣。


今日露營場,明日蓋基礎設施佔總面積的10%,什麼是基礎設施?
2021-05-01 17:24 發佈
farralkimo wrote:
【露營場納管/上】小(恕刪)


認真回答

台灣人口逐漸地進入減少的階段

未來人口只會縮減,不會增加

貿易自由化後,各類食物可以進口,主食方面,稻米生產過盛,還需鼓勵休耕一期稻作,再加上現代人工作性質、健康考量,食量縮小,所以保留水稻、蔬果種植面積,即可因應戰時、非常時期所需。

在台灣經濟發展不錯,旅遊、露營為不少國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發展相關產業,可增加國民就業機會並促進經濟、增加國民幸褔感,開放部份原農牧用地,轉為露營、觀光産業用途,只需規定做好水土保持,是活化國土的正確政策。
farralkimo wrote:
固定基礎設施面積,不得超過基地面積的10%

大概是 廁所 倉庫 浴室 甚至小木屋或餐廳那些 .

這新聞的意思 , 大概是開放違法露營區合法化 , 跟以前一樣 , 宜蘭農田開放種別墅 , 全台農地的違法工廠合法化 . 農地變成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 稅金和農地一樣便宜 , 建設和營運經費也省 , 就是圖利少數人的違法投資就對了 .
這樣做對不對我也不知道 , 看有沒有專家出來說明利弊得失 .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194319431943 wrote:
大概是 廁所 倉庫 (恕刪)


先說宜蘭縣政府,後來為何開始把關農舍興建:

答案是,若美侖美奐的農舍可以很容易的、便宜的興建,那建商如何把其所蓋的房子(俗稱販仔厝),高價賣給民眾?

所以後來宜蘭縣政府開始提高農舍興建難度,之後農舍就很難申請興建了,果然,宜蘭房價開始上漲了!

漲到無法買宜蘭房子了,民眾就會乖乖回到雙北、桃園買房了。

股票炒股的手段,用在房市也是一樣有效的。

我們都知道,台灣雖不大,但要容納三千萬人口,原本應該還是可以輕鬆愉快。

但台灣實施國土規劃,都市計劃,土地使用區分,因此絕大多數的土地,都被規劃納入不能開發,興建住屋住人的農、牧、工、商用地,其中尤其是農牧用地佔了絕大多數,所以依規定、合法的能住人的建地,便非常有限,再加上也沒限定不能養地,也沒有規定建地得限期開發蓋房子。

所以同樣相鄰的兩塊地,若屬農地,價格就低賤,若屬建地價格就馬上就可以高出好幾倍,這不是很變態嗎?

所以有權利決定都市計劃,土地使用區分的那群人,絕對是收割台灣人口紅利的最大收割者。

去他媽的,國土規劃及都市計劃,這是平均地權嗎?

你用雙眼看看,應該可以看到,台北市承德路幾段後,中正高中附近那一塊,另一邊洲美,都是最近才開始動工開發,北投大度路兩邊,是至今連動也沒動。

爭議數十年的社子島,至今仍一樣凍結開發、限建,對面蘆洲的南北側農業用地,經過這麼多年也仍是因限建,僅有鐵皮屋。

總之,若能鬆綁一些農牧用地,雖然我們一般人沒擁有農牧用地,沒有直接獲利,但增加土地的開發及利用,有助於人口遷徙,平均人口分佈,增加建地、增加住屋數量及面積。

台灣的土地政策,限量釋出建地,限量興建住屋,維持高房價,降低人民購屋能力,限縮人均居住面積,讓台灣人經過多年努力辛苦的工作成果,完全沒享受到該有的回報,經濟越成長,所得越高,買房越困難。

台灣的國土政策,扼殺了台灣原本該有的每年數十萬的新生兒。

或許我錯了,為了台灣能永續生存,人口縮減是必要的,把人口限縮集中在小小區域內的台灣國土政策,居功厥偉。

且光聽名稱就遠比共產黨的人民公社高尚多了。
雅00

國土計劃就是個錯誤

2023-04-04 6: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