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統計數據顯示,北台灣三都新建案房價與歷史高點相比,差距都在8%之多,其中,台北市第一季新建案每坪房價為85.1萬元,與2014年第三季高點的92.9萬元相比,差距約8.4%。新北市第一季房價約39.2萬元,與高點42.9萬元相差約8.6%。桃園市第一季房價為22.8萬元,距歷史高峰少約9.9%
看懂了沒,這五年新屋價還跌10啪,別忘了,新屋與十年屋約差20啪房價
五年差10啪,就表示共折舊20啪
加上裝潢成交費
2014年建案至今跌30啪,往一折方向折舊
這就是房價指數算不出折舊崩盤主因
ffffps3 wrote:
房屋只是拿來睡覺,有必要賣這麽貴嗎?
先從市場機制看,價格決定於買賣拉鋸的平衡點。
新蓋房子本身價格約房+地的一半(不管透天還是集合住宅,大樓房屋比例會稍高)
自己買地自己蓋,大概比例也是這樣。建商賣給你房子,當然要加上利潤。
假設利潤20%,你把成交價乘上80%,就是建商成本。
(建商那20%不是A買方的錢,建物就是土地改良物,那20%是改良增加的價值,自己土地自己蓋就改良工價自己賺)
算出來的成本,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太貴不買,沒人買建商就不會蓋房子了。
沒新房子供給,供需就會不平衡,房價自然又上漲...
換個角度想,房屋只是拿來睡覺,有必要花這麼多錢買嗎?
然後用租的過一生,這樣的人一多,降低買房需求,房價自然下跌。
但跌到成本以下,因就不會有建商願意再蓋房子,所以房價就會有很大支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