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中 出張嘴的來賓說沒有用 提高賣價就好了 雙方各吃點虧
1000萬 實價登錄 寫1200萬
或是加上裝潢的價錢等等
只要賣價低於當初買的價錢 這樣 房地合一稅就真的睡著了
只有屯房稅才能命中要害
那個賴正鎰也出來演個戲 給無能的政府一點面子 因為根本不會賠錢 只是少賺
30公分的大大你怎麼看
                                    
            小強二號 wrote:
30公分的大大你怎麼看
30公分太大了吧!
18公分, 足矣.
若是考量屯房稅會讓房東將稅轉嫁到房租變成租屋人負擔,
其實可先徵 "屯空屋稅",
對那些屯房卻不出租(只想等賺價差)的投資客/投機客
和舊建案餘屋一大堆不肯降價賣卻還不斷推新案的建商
課徵 "屯空屋稅".
而長期有出租房子並繳稅的房東, 可免被課徵 "屯空屋稅".
如此可促使眾多閒置的空屋投資客/投機客考慮要出租或釋出, 而建商降價出清餘屋,
除了遏止炒房還可讓市場供給增加,
而租屋族或要買屋自住者都可有更多選擇.
mask0704 wrote:
建商無法降價賣...(恕刪)
台灣最大的建商之一 興富發 就曾經數度降價賣,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2537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2620
引言 : " . . . 為全力去化手中餘屋,將以較實價登錄低 10-15% 的價格,全力進行促銷 "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1026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5919722
有人說不少建商的開價是翻倍賺, 因此對比 "實價" 打個七折八折還是賺,
雖然不是每個建商或建案都如此, 但賺很多的建商是有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