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房地合一..............睡

電視節目中 出張嘴的來賓說沒有用 提高賣價就好了 雙方各吃點虧
1000萬 實價登錄 寫1200萬
或是加上裝潢的價錢等等
只要賣價低於當初買的價錢 這樣 房地合一稅就真的睡著了
只有屯房稅才能命中要害
那個賴正鎰也出來演個戲 給無能的政府一點面子 因為根本不會賠錢 只是少賺

30公分的大大你怎麼看
2021-04-13 16:52 發佈
小強二號 wrote:
電視節目中 出張嘴的來賓說沒有用 提高賣價就好了 雙方各吃點虧
1000萬 實價登錄 寫1200萬
或是加上裝潢的價錢等等
只要賣價低於當初買的價錢 這樣 房地合一稅就真的睡著了

你是說從建商買的第一手嗎?
交易造假,代書不會配合。別搞那麼複雜啦!
這種短期交易提高增值稅的打房方式又不是沒有實施過。
(上次稱為奢侈稅,這次奢侈稅寄生在增值稅下,換湯不換藥)
上次實施的結果,不管投資或自住就在懲罰性增值稅期內不賣,導致出售房屋東數減少,對房價反而起了支撐作用。所以有了所謂的閉鎖期這個名詞。
現在只是把閉鎖期拉長一點,前次之鑑,會有用嗎?
小強二號 wrote:
電視節目中 出張嘴的...(恕刪)

自己思考一下....
萬一需要換房子的時候...
房子還是漲的狀況...

你被拿走的房地合一稅....
就是你換房時的價差...

舊屋800變1000
本來賺200可以變成換屋基金..

新屋1500
貼換的成本從500變成600...

到時我再看你是否還笑得出來...

囤房稅?
包租公通常不只一戶出租...
打建商的同時..
租金飆漲的速度你們最好能承受的住....
包租公.肯定會漲價...
小強二號 wrote:
30公分的大大你怎麼看

30公分太大了吧!

18公分, 足矣.


若是考量屯房稅會讓房東將稅轉嫁到房租變成租屋人負擔,
其實可先徵 "屯空屋稅",

對那些屯房卻不出租(只想等賺價差)的投資客/投機客
和舊建案餘屋一大堆不肯降價賣卻還不斷推新案的建商
課徵 "屯空屋稅".
而長期有出租房子並繳稅的房東, 可免被課徵 "屯空屋稅".

如此可促使眾多閒置的空屋投資客/投機客考慮要出租或釋出, 而建商降價出清餘屋,
除了遏止炒房還可讓市場供給增加,
而租屋族或要買屋自住者都可有更多選擇.
Marlon 百朗多 wrote:
30公分太大了吧!1...(恕刪)

「屯空屋稅」確實可行....

但執行困難...
戶籍可以用人頭..
電費查證?.可以出租挖礦!
租屋契約.更可以偽造....

要如何驗證是否空屋?
mask0704 wrote:
「屯空屋稅」確實可行(恕刪)

那就像國稅局查稅一般, 普查難度(耗費人力)太高, 只好用抽查的方式,
但有總比沒有的好.

對於專門出租給挖礦的, 可考慮特別條款來整治該情形,
並可考慮 "鼓勵檢舉挖礦" 的條款.
罰款太輕了跟獲利不成比例,就有人會願意冒險。造假就罰獲利1000倍,誰還願意冒險。
民進黨最好繼續隨著媒體被人操作方向亂搞.....過幾年就會下台.....然後一個一個被國民黨抓去關
Marlon 百朗多 wrote:
那就像國稅局查稅一般...(恕刪)

建商無法降價賣....

因為他們的錢都是銀行搬來的...

假設賺20%...
問題消費者希望降30%...
那虧掉的10%沒有人吸收...
建商就倒了成為爛尾樓...

簡單比喻...
現在滷肉飯20元...
商家賺10塊營運成本5塊...
純利5塊..
有人賣15塊...生意好到爆炸...
忙得要死...一毛不賺...
乾脆收攤不幹囉...

所以...滷肉飯只會漲價..
或是倒閉...不會有人賣15塊....
只要豬肉漲價他就賣越多賠越多...
mask0704 wrote:
建商無法降價賣...(恕刪)

台灣最大的建商之一 興富發 就曾經數度降價賣,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2537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2620

引言 : " . . . 為全力去化手中餘屋,將以較實價登錄低 10-15% 的價格,全力進行促銷 "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1026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5919722


有人說不少建商的開價是翻倍賺, 因此對比 "實價" 打個七折八折還是賺,

雖然不是每個建商或建案都如此, 但賺很多的建商是有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