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獨/祭囤房稅成功打房?學者:除非學新加坡「罰款+坐牢」

獨/祭囤房稅成功打房?學者:除非學新加坡「罰款+坐牢」
2021/04/11 18:53:00

A-
A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2.0版三讀通過,即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下一步是「囤房稅」了嗎?對於課徵「囤房稅」一事,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獨家專訪表示,不少產官學人士皆認為不可行,但世事無絕對,只要改變「囤房定義」、「處以罰款以及重刑」就有可能達成。

ID-2553412

▲章定煊建議,倘若想達到囤房稅目的,可直接將囤房視為犯罪更加有效。(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參照國外政策,中國目前僅在部分城市課稅,空置房每套收約0.4~1.2%不等;新加坡則是自住稅率4%,其他就是10%,且所有人必須滿5年才能轉售,否則會被處以高罰款或牢獄之災;日本則因「房屋折舊率」高,房子越老、越不值錢,所以囤房問題很罕見。

章定煊分析,若以台灣現況推估,政府想課徵囤房稅應是為了打房,讓囤房行為消失,並使房價下滑,但單推動囤房稅是不夠的,還必須加上「改正囤房定義」、「加重稅金」、「處以重罰」三種配套。

「改正囤房定義」台灣目前囤房定義為「三戶以上」,也就是說,第四戶才算囤房,所以不少人口袋有閒錢時,多會多買1~2間房收租,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但這部份國外則是1戶才算自用,第2戶就是囤房了,所以若要推動必須先改正戶數定義。

「加重稅金」台灣目前課徵的稅基是以「公告地價」為準、基期過低,金額僅市值的1/5~1/3,所以倘若中央想「加重稅金」到有效,至少得課徵50%以上,但此時地方政府就可能將「公告地價」逐年調升到接近「市價」的計畫放緩,導致稅基調整計畫受阻,所以必須朝野、中央、地方全部達成共識才有可能實現,這部分相當困難。

「處以重罰」其實參照新加坡處以高罰金甚至是牢獄之災,要是敢囤房,直接視為犯罪行為,抓到就是「罰錢+坐牢」,而且中央一旦立法通過,完全不需要與地方協調,比「加重稅金」還要容易實現。

最後,章定煊說,其實如果單純課徵「囤房稅」,以目前現況而言,僅是提高了囤房者的成本,但收益還是高於成本,所以行為不會消失,僅是國庫增加了一點收入而已,他建議,台灣屬於法治的民主社會,所以打房目的若要落實,仍須回歸法治態度做起。
2021-04-12 20:32 發佈
ebola01 wrote:
「改正囤房定義」台灣目前囤房定義為「三戶以上」,也就是說,第四戶才算囤房,所以不少人口袋有閒錢時,多會多買1~2間房收租,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但這部份國外則是1戶才算自用,第2戶就是囤房了,所以若要推動必須先改正戶數定義。

「加重稅金」台灣目前課徵的稅基是以「公告地價」為準、基期過低


正解.

先提高懲罰性的實質囤房稅,提高持有成本,如果不能有效打房,再推出炒房刑罰來輔助.

不只歐美日本,連大陸都認定第2間房就算囤房空屋,才能用囤房稅逼出空屋,台灣政府還在包庇炒房族,第4間房才算空房?才要繳囤房稅?鬼扯的政府就是炒房的元兇之一!

而且台灣囤房稅號稱3.6%,比歐美日本大陸還高,但居然以灌水的公告地價來計算,實質囤房稅率只有0.03%,幾乎等於沒有!.




南韓的囤房稅是真的嗎 ? 還是跟台灣一樣是假的灌水囤房稅?

台灣說南韓開徵囤房稅 , 反而使房價暴漲 ?
南韓也在說台灣早就開徵3.2%的囤房稅的 , 結果房價所得比比南韓還高 ?
到底誰說謊 ? 問題出在哪裡 ?

台灣和南韓都有號稱的囤房稅 3.2% , 實際真的有徵收到3.2%嗎 ?

答案是
台灣計算稅率公式有問題 ! 實際上根本沒有徵收到3.2%的囤房稅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南韓只對1500萬台幣以上的房子徵收囤房稅 , 所以炒房族轉戰便宜房屋 , 使中古屋房價爆漲 . 南韓只開徵豪宅稅 , 沒有開徵囤房稅 ! 這才是南韓房價暴漲的真相 !()




2018年9月13日,南韓政府號稱開始對價值超過6億韓元(1500萬台幣)的房地產持有稅提高0.5%,達到3.2%, 這是豪宅稅 ! 不是囤房稅 !

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9B%A4%E6%88%BF%E7%A8%85%E4%B8%8A%E8%B7%AF3%E5%B9%B4%E5%8D%97%E9%9F%93%E7%9A%84%E7%8F%BE%E6%B3%81%E6%98%AF-%E9%A6%96%E7%88%BE%E6%88%BF%E5%83%B9%E9%A3%865%E6%88%90-%E7%A7%9F%E9%87%91%E6%BC%B2%E5%85%A9%E6%88%90-010222298.html


台灣號稱有囤房稅 , 3戶以上 每戶3.6% , 用灌水的公告地價計稅 , 實質上稅率不到0.1% ! 這就是台灣假囤房稅的真相 , 幾乎等於沒有持有成本 , 所以炒房囤房族橫行 , 台灣房價被炒到天價 ! 一般勞工根本買不起 !


https://tpctax.gov.taipei/cp.aspx?n=D976CA2815738F57


美國加州San Jose一處購入價為$605,000的30年自用獨立屋(Single Family Home)及台北市一處屋齡30年購入價為1830萬元的自用公寓做比較。


入價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稅金6033 / 1830萬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美國加州房屋價值台幣1830萬,$617,100 * 1.3052%(稅率) = $8,054.37 + $1,225.38 (特別稅) = US$ 9,305.67 如果此房屋為自用住宅可再減免 US$70 = US$ 9,235.67 也就是說這一間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的房屋及地價稅約為美金九千多美元,折合台幣約$286,300元。


美國計稅就很實際 , 依實價計稅 , 房稅一年高達30萬台幣 , 所以沒有人敢囤房炒房 ! 持有成本太高了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98757?page=1

美國薪水遠高於台灣 , 而且台灣有272萬人月薪低於3萬台幣 , 400萬人月新低於4萬台幣 , 所以台灣單人持單屋的自住族應該保留低稅的計算公式 , 保障自住族住的基本人權 , 但是在全國有2間以上的房屋 , 就該認定是囤房 , 就該依實價登錄計算3.6%的空屋囤房稅 !

所以台灣要做的就是修改房稅計算公式 , 廢除公告地價計稅 , 改用實價登錄的均價計稅 , 而且不採單區計算持有房屋 , 而是以單人在全國持有的總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開徵囤稅 !

有不斷說謊,就有不斷地吐槽.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要不要改槍決更快~馬上拋售潮,直奔一折不是夢.
ebola01 wrote:
獨/祭囤房稅成功打房(恕刪)


學新加坡要學徹底
順便規定家族中成員有囤房的
一律連座鞭刑處罰
從我們蔡大掌門人家族開始清查
這樣好不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房價降不下來,開始說夢話了嗎?

每次這種學別國文一出來,就是魯空沒招了
不可能直接抄啦,要抄也會改
要花個好幾年才能改成台灣版本,還一堆政客會擋
改完了,就閹了阿

也是啦,做夢比較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weedpin wrote: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恕刪)


如果真的達到這樣的地步,對人民來說是福祉啊,怎能說是做夢,世事無絕對。
蛋頭學者出來搶個新聞版面隨便說說
一堆魯空都高潮了

沒有房感覺好恐怖
連帶影響腦部判斷事情的能力
只能冀望做夢來實現

勉勵各位年輕人還是要好好努力
不要想這些有的沒的
快跟上資本社會運作的腳步
加油,好嗎?
亮的發白 wrote:
如果真的達到這樣的地...(恕刪)


所以達不到阿.....
政客會為了人民福祉,把賺錢的金雞母搞掉???
選輸就失業了,自顧不暇了還人民福祉咧
魯空還幫政客民代護航,真的是在數鈔票

阿說錯了,投資客福祉是真的有照顧到啦
感謝大老爺們坐莊施恩,投客們各個爽爽賺
繼續囤起來,漲起來
公告地價根本不可能調到實價,因為政府徵收時要參考這個,所以實價的話,政府要花更多錢徵收,所以才說政府是最大的炒房仔,低價徵收,高價賣地
這種 "屯房罪" 的定義,套到許多民選首長,高官,與議員都適用。
都被抓去關 ? 哇 ! 家裡沒大人啦 !

直接修改選舉制度,名下超過一房以上者,不得參加選舉與任 X 職等以上公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