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果房仲的服務費跟房地合一一樣只收穫利的%數

如果房仲的服務費跟房地合一一樣
只收穫利的6%,而不是總價的6%

那還會有那麼多房仲嗎?



相反的
如果房地合一2.0 改的不是延長年限
而是改用成交價來計算
其它的條件都維持不變

那是不是就不會有人炒房了
2021-03-15 23:16 發佈
lycer wrote:
如果房仲的服務費跟房地合一一樣
只收穫利的6%,而不是總價的6%

那還會有那麼多房仲嗎?



相反的
如果房地合一2.0 改的不是延長年限
而是改用成交價來計算
其它的條件都維持不變

那是不是就不會有人炒房了


那賠錢需要仲介倒貼嗎??
黑羽斷翼 wrote:
那賠錢需要仲介倒貼嗎(恕刪)

那麼賠錢賣的時候就不會有仲介來幫忙帶看了,仲介公司會倒光光,一堆屋主只好自己上街叫賣,過度影響市場效率惡化,

反之若是賺錢賣的話,仲介會為了賺取更高的傭金而加速推高房價,整個市場會因為仲介這個行業而行情波動過大。

無論正看或是反看,這都是有害經濟的行為。
a0980000056 wrote:
那麼賠錢賣的時候就不(恕刪)


照這邏輯
房地合一也是推昇房價的元兇之一

鼓勵大家加價賣
才會有獲利

而且
換屋要換貴的才能減稅
換便宜的還不行

話說
以前的三房價
只能買到現在的兩房而已

是要怎麼以小換大

只會越換越小
貸款卻越貸越多而已!!!
lycer wrote:
如果房仲的服務費跟房(恕刪)


賣房子不一定要找中介,每個星期定半天Open House,
讓人來看,意者出價談,談成找合格的代書辦手續。

其他時間,不管什麽理由,都不給看。

做做廣告,不要用自己的手機,辦個預付卡門號,
或用電子郵件,以免被中介煩到死。

自己先瞭解賣房的大致流程,不要什麽都不知道,
市面上有公定版的合約書。

我們家對面就是這樣很快就賣出去了,
省了100多萬的中介費,賣的價格也不錯。

會來看的是真正的買家及中介,中介就是來要求委托,
堅持原則,不要被中介誘惑,不要理會中介的各種話術。
仲介有好有壞,聰明的利用仲介,花點錢買個方便安全。不動產交易水很深,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自售好像很簡單,沒事就沒事,有事就會很大條,看太多了。
如果改成樓主所述的,那不會有人做這行業...
房仲目前大概都被妖魔化,老實說要成交一間房子沒這麼簡單
不斷的帶看,不斷的追蹤,不斷的找物件媒合
某些房仲為了省事,寧願少賺一點跟投資客配合,這才是問題點..但也不能說它們有問題,市場機制就是如此
想對腳踏實地且服務熱情真的為客戶想的房仲,搞成樓主所說的方式,大概都跑路了
現行4%並非業務全拿,公司約抽走75%-85%,公司開店需要營運、人力成本支出
腳踏實地的房仲業務真的非常辛苦~~
政府都做不到股票賣出只收你獲利的税了,
憑甚麼要求其他產業這樣做呢
lycer wrote:
如果房仲的服務費跟房地合一一樣
只收穫利的6%,而不是總價的6%

那還會有那麼多房仲嗎?


1、首先,你的問法本身有問題,因為仲介費6%是「上限」,
至於要多少是看仲介跟買賣雙方談的,
而房地合一的稅率是「硬性」,符合特定條件才有稅率級距,
所以你的疑問是不合邏輯的。

2、再來,房地合一是有可能虧損或沒賺錢的,
按照你的邏輯,這些房仲不就回家喝西北風?

3、然後,「只收穫利的6%,而不是總價的6%」仲介會否變少?
換個問法,公司有獲利你才有薪水,公司沒獲利你就沒薪水,
你覺得該公司員工會不會減少?換成是你會繼續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