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換電腦做] 只要"調高"房屋稅地價稅,並採累進稅率,屯房者自然減少!!!

2016年的"房地合一稅1.0"竟然有日出條款,這不是給短線投資客解套嘛!? 2021年的"房地合一稅2.0"不也是擺明房地產要長期續抱減少交易稅嗎??其實,各地方政府早有"抑制"屯房的工具,就是每年要繳的房屋稅&地價稅,這麼好的稅法,政客們就是不想用,藍綠白都一樣!?
 
[財政部長換電腦做]

都有實價登錄了,用 AI & 大數據算出市價的1%,每年繳1%,市價漲就多繳,市價跌就少繳,這樣最公平。每多1房,多課徵1%的稅(取最高者),這樣屯房稅就有了,房價也不敢灌水了。這樣做,短期內或許會失去民心,但對健全房市/房價,反而是健康的。1%的房價當稅基,那假設每年多出2000億稅收,就來養台灣之子到18歲吧。

中華民國憲法第143條第3項指出:「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PS. 這1%的稅可以列入房子持有成本,將來賣屋可當費用。還有1%的稅,列入憲法增修條文。
2021-03-13 3:33 發佈
erichuang801 wrote:
2016年的"房地合...(恕刪)

要改的是觀念
我認識很多年長的
有存款就拿去買房子
儲蓄兼投資
很多還幫小孩事先準備起來 以後一人一間
夫妻兩人名下3 4間房子很普遍
政府要跟這種人抽稅嗎?
人家有炒房嗎?
人家也是一分一毫存下來的
沒有投機 也沒哄抬
阿 丹 wrote:
要改的是觀念我認識很...(恕刪)

3、4間房怎麼來的?
如果是一間一間貸款買我沒意見
若是買來賣去賺價差買到3、4間房
這就很難說

玩股票好聽的叫投資,難聽的叫投機
買賣房好聽的叫儲蓄,難聽的叫炒房
erichuang801 wrote:
2016年的"房地合...(恕刪)

問題是這樣會打到金主。
kilio11 wrote:
3、4間房怎麼來的?
如果是一間一間貸款買我沒意見
若是買來賣去賺價差買到3、4間房
這就很難說






當然賣掉擴張資産

不然買來放著爛嗎,除非40年前就等辦危老

只有你自己買房才要聽你的意見
erichuang801 wrote:
1%的房價當稅基,那假設每年多出2000億稅收,就來養台灣之子到18歲吧。


只能說 您對台灣政客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多出來的稅收幾乎都會被乾坤大挪移到私人口袋,您相信嗎?
熱錢不集中, 到時候跑到一般物資通膨, 一樣又會出來吵鬧 民以食為天 政府更不樂見. 我認同有人說的: 問題是錢的價值變小了 而不是房地變貴了, 世界可能這次印了俞百兆美元出來救疫情, 羊毛出在羊身上, 怎麼樣都得找管道消化它, 房地長多集中比較好處理 ~
palshop wrote:
熱錢不集中, 到時候(恕刪)



台灣那些官真的可以用AI替代了 XD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