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這個題目,可能被幹譙,高房價還有什麼正面的意義?
但想想看,人類歷史上,當太平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口就會大量增加,但遲早會來到天災降臨,乾旱或澇災,作物欠收,饑荒餓死人或強盜作亂等等,導致大量的人民死亡,然後人口減少了,一切又回復初始,如此周而復始。
也就是說在古代、野蠻時代及現在的落後國家,都是靠戰亂、靠饑荒、靠傳染病,以降低人口總數。
這樣多悲慘,是吧!
在現代文明國家,靠什麼來避免人口增加產生的災難呢?答案是靠著人民自律,降低出生人口,以此減少人口增加。
也就是以降低出生率,取代災難造成大量的死亡,同樣達到了抑制人口增加的效果。
台灣在民國七十年左右開始推廣的家庭計劃,“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嫌少”,這個口號,降低了日後人口暴增,產生的的災難程度。
再加上台灣政府學習日本,實施國土規劃、都市計劃,限量供應建地及住屋數量,以達到逼迫人口遷移及維持高房價,加速出生率的降低,達到總人口減少的目標。
這個努力的目標,總算在2020年看到了成效,這一年起,台灣總人口開始負成長,這成效晚了日本十幾年。而台灣的最大競爭國---南韓也在2020年從原先落後,一路快馬加鞭,趕上了人口負成長的列車。
從此一角度來看,就可以正面肯定並承認,台灣政府為避免台灣人口爆炸的災難,創造出高房價的環境,是多麼的用心良苦。
MICHAELCUB81 wrote:
台灣在民國七十年左右開始推廣的家庭計劃,“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嫌少”,這個口號,降低了日後人口暴增,產生的的災難程度。
家庭計畫是中華民國政府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推行的一系列計畫生育政策。
你時間點慢了20 ~ 30年!因此【高房價的正面意義】就是要限制人口,因為窮人的孩子
還是窮人,越來越多的窮人會成為社會的負擔,是個累贅的大包袱,麻煩的製造者。

簡單的講就是【價格驅離】,把無法負擔高房價的窮人,通通送回老家吃自己。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有太多的窮人,窮人如果能全部消失,社會自然也就乾淨了。

MICHAELCUB81 wrote:
發表這個題目,可能被(恕刪)
高房價的正面意義當然是「價格驅離」啊!
正所謂「物以類聚」!
有錢人當然不希望跟窮人住在一起,
因為他會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他更擔心自己的子女受窮人子女影響,學習、行為、習慣、價值觀被窮人的子女帶壞,
這就是所謂的「嫌貧」!
窮人對於有錢人的生活,
也不會抱著學習的態度,
他們只想「巧取豪奪」富人優渥的生活,
窮人對富人的生活充滿了怨恨,認為是富人造成他們的貧困,大量的反社會情節,
這就是所謂的「仇富」!
真正會富有的人,
有正面的思想及做人處事的方法,
真正會貧窮的人,
有負面的思想及怠惰的處事方式,
這二種人是不能把他混在一起,
只能靠房價達成價格驅離。
tany3472 wrote:
窮人對於有錢人的生活,
也不會抱著學習的態度,
他們只想「巧取豪奪」富人優渥的生活,
窮人對富人的生活充滿了怨恨,認為是富人造成他們的貧困,大量的反社會情節,
這就是所謂的「仇富」!
你這些的論點不夠完整,我幫你補充一些,窮人喜歡擠來都會區,用意就是要攀關係,
因此在華人的世界裡就出現同字輩的產物:同鄉、同姓、同學、同好、同事、同梯 . . .
這些關係等於是脫貧的捷徑,可以拉近富人與窮人的距離,所以是擠來都會區的目的,
有了想脫貧的企圖,咬著牙也要接受高房價,買不起就變成用租的了。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