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實價登錄含裝潢/房地合一稅2.0等打房措施,會不會反而變成房價的推升助力???

如題,實價登錄含裝潢/房地合一稅2.0等打房措施,會不會反而變成房價的推升助力!?
 
"依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持有房屋、土地期間認定適用稅率: 持有期間在1年以內:45%。 持有期間超過1年,未逾2年:35%。 持有期間超過2年,未逾10年:20%。"
 
2年內短期買賣,有炒作嫌疑。但2~10年內的稅也不低(獲利的20%),但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要"換房",這下子為了省稅,先買房,在伺機賣房(利率太低),會讓房屋持有者的持有戶數加1,但只是換房需求,造成所得稅增加(累進稅率);換房者都是資產階級,想必會有節稅門路。
 
另外,買新房的時候,先把"裝潢費"灌到房價,出售時,賣價控制一下(平出就贏了),還是抽不到稅阿!?難怪新莊有一戶商用宅的裝潢費是2200萬(如何灌!?)。
 
所以房價,原來是被嘎空的嗎!?
2021-03-11 10:28 發佈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用公司名義,灌水成本等等在房地合一稅剛頒布就被拿來用了,這次的修訂將法人納入,只補了一點小孔而已。
至於在房租上的效應,個人認為是逆向的,因為徵收對象擴大,跟閉鎖期的加長,可能增加租屋市場的房源供給,調整供需,使租金下行。
lichujen wrote: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恕刪)


比較好奇:這幾年房地合一稅1.0,到底收了多少稅?
erichuang801 wrote:
比較好奇:這幾年房地(恕刪)


這個除了政府財稅部門應該沒人能回答,因為所有的交易因為內容會產生的稅負天差地別,不過可確定的一點是對政府不無小補,畢竟,它是無中生有的新稅,每一元都是原來稅負外再多收的。
這個部分也真感慨,早年念三民主義跟國父思想時, 國父曾說過,一個好的政府是能自給自足,而不是靠百姓來養的,至於怎麼自給自足, 國父的實業計畫中也說明明確。 而現在這個地球上唯一實行三民主義的地方,卻看到的是政府啃百姓已經啃到骨頭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