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院黨團今日表示,今年是無殼蝸牛運動32周年,但台灣的房價所得比非但沒有降低,反而飆升至9.19倍,等於要不吃不喝近10年才買得起一間房子,使得許多青年族群將希望寄託於租屋市場上。立委張其祿表示,房價所得比飆升,薪資未相對成長,造成年輕人的人生規劃已放棄買房。
蔡壁如與同黨立委張其祿邀請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共同宣示居住正義的下一階段目標就是租屋市場逐步透明化。他們呼籲,內政部、財政部應盡速掌握台灣租屋現況、稽查租賃所得逃漏稅,並提出房屋黑市解決方案,盡速推動台灣租屋市場透明化。
民眾黨團指出,目前租屋市場對於租屋族相當不友善,像是政府宣稱申請租屋補貼不用經過房東同意,然而在實務上,房客要申請租屋補貼,必須取得租屋建物資料,變相還是得經過房東同意;政府宣稱透過包租代管達到租屋市場透明化,8年推8萬戶,實際上截至去年僅成功媒合1.2萬戶,等同剩下3年任期要推動近7萬戶才有辦法達標。民眾黨團質疑,上述狀況凸顯租屋市場不透明,政府也無法保障最低居住品質,若租屋族再碰上張淑晶這種惡房東時,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蔡壁如表示,根據內政部資料,2019年全台租屋家庭達102萬戶,但2019年財政部統計自然人房東申報租賃所得的房屋有32萬間,可初步推估約70萬戶龐大的租屋黑市;2019年申報房屋支出抵稅的房客卻僅有2.7萬,不到房東申報數的1/10倍,可合理懷疑前述31萬數據中應有相當比例並非作為居住使用,意即台灣租屋黑市絕對大於七成。其形成原因,不外乎是房東多數不申報、逃漏稅,結果導致一般房客連租金抵稅都不能申報,弱勢者則是租金補貼「看得到、吃不到」。
她強調,要實現居住正義,所有政策都是環環相扣,但每當提到房屋稅制改革,財政部就三番兩次迴避囤房稅議題;要處理租屋黑市時,財政部就推說租屋市場是內政部的業務範圍;但數字會說話,明顯有至少70萬戶房子沒有繳稅,這些就是國家的稅損:「請財政部指示國稅局立刻嚴查,財政部也應研擬分離課稅、房東大赦等配套方案鼓勵房東申報。」另外蔡壁如也提到,為了解決租屋黑市問題,也應有囤房稅制度搭配。
民眾黨團提出「囤房重稅,出租減稅」的版本,如果多屋者不想被課高稅率的囤房稅,就會誠實申報出租的房屋,出租減稅,可以比照單一自住的稅率。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收到房東的租賃所得稅,租屋市場也會更加透明,讓房客權益受到保障。
張其祿表示,政府對於租屋的統計相當不科學,目前內政部對於租屋人數的推估是採每10年一次的住宅統計,最近一年是2015年,統計約96萬戶,往後按照人口成長率去推估每年的數據,國家也以此做為政策評估。但是隨著房價飛升,2005年想買房代替租屋的人,會跟2015年的數字相同嗎?政府根本完全忽略了,隨著房價變動,會改變家庭放棄購屋,選擇租屋的意願。
民眾黨團呼籲,政府應主動調查台灣的租屋現況,包括內政部應針對租屋資訊的蒐集與資料統計方式全面改進,以及財政部要將租屋列為重要的蒐集統計與分析標的,只有掌握租屋現況,才有討論租屋市場逐步透明化的可能性。
新聞照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攝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炒房害年輕人無法結婚生子,有子無孫的人越來越多,要解決炒房問題就加速多蓋社會住宅
台灣政府雖宣稱,每年經濟成長多少多少%,但其實實質購買力是在下降的,說的直白----台灣靠著人口的增加,産生所謂的人口紅利,好看的GDP數據,真實是:台灣瞎忙了幾十年。
未來,一般台灣人什麼都不用做,光靠人口負成長,實質購買力就會增加。有如人體只要瘦身減重,身體就會變得健康。
少子化 wrote:
光靠人口負成長,實質(恕刪)
這道理很容易解釋,也很容易理解:
人口負成長,原因就是死亡的人口,高於出生人口,看看你貼的另一篇“高齡少子化,2020年全台繼承房産近六萬戶,創歷史新高”,不正是表示出來其意義了?
總人口減少,代表人口密度減少,可工作勞工人數減少,於是:
1.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增加,每人平均永有房數增加,比較有可能解決高房價問題(如同解決大學窄門原理)。
2.可工作勞工人數減少,薪資比較有調高機會。
3.道路交通減少擁塞,看看這幾天學生放寒假,上下班時段,道路交通,多麼順暢。
4.子孫多,將來分産的人就多,兄弟姊妹多,多人分産,每個人分得的就少,如果是獨生子,一人獨得。
整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台灣只剩一半人口,一般人生活過日子一定更有品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