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身為工程師的我,怎麼可能用殺價殺個100萬,就覺得我會賺到的錯覺
再說,有些建商價格很硬,價格不動就是不動的,去看個房子態度還屌個258萬的
我也不愛跟建商543的,價格合理、格局無大礙,基本上就可以考慮入手

話不多說,小弟先提供我的評估方式
小弟是用實價登錄的資料進行線性回歸進行分析

1、使用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
※不要用永慶、信義、591…其他網站的資料,避免資料不公正的問題,讓你的分析失準
https://lvr.land.moi.gov.tw/homePage.action

2、找出你想要購屋的區域
下圖以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附近為例
資料的選擇最好是兩年內,區域以1~2公里內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區域還是以居住密集度來訂距離,如果是鄉下1~2公里應該沒有很多新成交的資料
在都會區1~2公里應該就有上千件成交資料

3、匯整資料
我們這邊需要的單價和總價的資料,就把這些資料蒐集起來
資料愈多愈好,不過資料處理起來會愈麻煩,建議抓200~500筆資料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切記不要在該區域,只看單一建案的資料,會讓資料該區域失準
※物件分類一致,大樓、透天、豪宅資料不要摻雜在一起,畢竟是不同的價格帶
想買大樓的,資料都抓大樓的,想買透天的,資料都抓透天的

4、做成散佈圖
這個部份很簡單,會點Excel的人都會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5、幫散佈圖加上公式和趨勢線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6、完成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7、以上的資料是示範用。小弟這邊有比較完整的資料
最後一個步驟,剔除一些離異的資料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不小心把豪宅的資料加進去了,還有一筆離異資料,怪怪的
因為有些實價登錄可能包含到贈與、親友便宜轉賣,所以要把這個離異資料刪除
才不會讓我們的數據怪怪的
綠色框框才是我們要分析的資料

8、剔除資料之後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的房子合理價位

9、資料終於做完了
我們取得一條公式(x是單價,y是總價),和R²。
y = 20.084x + 190.91
R² = 0.7748
這時侯,將你想要買的房子坪數輸入之後,會得到總價,這個總價的涵意就是這個區域近兩年的合理價位了
大概都是買在這個價位上
在趨勢線以上表示你買貴了;在趨勢線以下表示你買便宜了

※提醒一下實價登錄的資料,有車位和無車位是混在一起的,還是預設為有車位的價位來思考
※R²僅供參考就好,總價與單價愈接近正比,比值會愈接近1,簡單的說就是正相關啦~


以上給大家參考嘍~或者你有更好的評估方式,也可以提出來交流喔~~
2021-01-11 9:53 發佈
davidsets wrote: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恕刪)


很棒!按讚!
推!
很棒

但沒什麼議價效果。

合理價位就是"當下的行情"別人買多少,你大概也是多少
而不合理的價位可以不買,妙的是還是被買光,所以也不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價位

我買過幾次
以前我也會有很多我認為的想法
後來,我想除非我爸就是建案老闆吧
不然就是超級特例(不討論什麼特例)
正常結果就是,建商開多少,也預計好多少讓你殺,就是那個價位。
所以我個人的如何評估??
就是我的需求(要剛性),加上我的口袋,然後沒有合理的價位,只有上述兩種可以承擔的"當下"的房子價位

我一個同事是40歲成大碩士(提出學歷單純只是告訴大家他也是很專業思想的知識分子)
他沒有富爸富媽,好不容易存好錢要買房子
也是研究了一篇,廠商購地價啦,當時行情啦,物料費,工資,趨勢,一大堆
然後建商廣告看板最低價舉例988萬,他也是任何該給人家賺就要給人家賺
評估後合理價建商也有賺頭就是950萬(很接近了吧)
最後不但不成功,房子也沒買到(錯過時機售罄)

同樣心態再做一次另建案,也是沒買到
後來就是讓現實去調整他,最後買了比以前預算高的

除非特殊狀況
不然買房子的價位都是建商SET好的了
五級金賀 wrote:
很棒但沒什麼議價效果...(恕刪)


是沒要拿這種資料去和建商議價,只是滿懶得和建商盧洨洨的,而且也不想買貴當盤納。用這種分析方式,買到的房子至少讓自己覺得我的買價是和大家差不多的,並沒有買貴。

如果等全部交屋,實價登錄翻出來看,發現自己是社區買最貴的(離異值),感覺就很差,用這樣的分析是給自己對於房價有一個合理推測,免去建商漫天開價,不合意就不要買而已,但也不會整個區域都是離異值,如果整個區域都是離異值,那就你的口袋離異了,而不是市場離異
五級金賀 wrote:
很棒但沒什麼議價效果(恕刪)
真的,除非是剩一些餘屋,建商加減賣,以我最近買的房,就是開價92折,不囉唆,幸好有買,否則現在的開價真的吃手手。
davidsets wrote:
大家是如何評價該區域...(恕刪)

這些分析資料在屋主面前像是垃圾,屋主想賣多少就是多少 
出的價錢對方願意理你就是合理價格。

至於這麼多複雜的統計,也是可以啦,不過參考周遭最近的實價登錄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沒實麼鳥用,畫了一堆曲線也無用。因為屋主不是靠這個公式接受報價。

其實看看各大房仲的成交價,和實價登錄價錢,就可以大概捉出區間。每個屋主都是不同的

再來就是每個人的口袋深不深的問題。你可以算出精確的曲線價格,屋主就是不爽賣!有何用?

至於買貴買便宜,都是相對的。對郭台銘而言1000萬的房子很便宜,對一般市井小民而言很貴的。

重點是出便宜價買得到嗎?買得到樓主就不需要算了。因為賣房子從來不是算成本的,也不是看別人賣多少錢決定的,是看那個屋主想賣多少。
要看買方或賣方市場,跟 這個物件你有多想要?

好的東西大家想要你肯定買不到便宜,甚至可能溢價買

所以哪來的合理價位呢?

房子不是同一條生產線出來的東西,屋況 地段都不同

所以好壞這間房就是這個狀況,沒有第二間

那經驗告所你,只有一件的東西,爛就不理他,好的話就多花點錢。
感謝大大辛苦整理。但可能有幾個參數會讓結果失真。
第1,坪數大小跟房數有正相關,而2房,3房,4房跟大坪數豪宅的客群不太一樣,不同的客群大小及消費能力也不同。
第2,總價與坪數的資料繪製成圖,其關係可能不是線性關係。假設3房的需求最大(36-42坪,車位1-2個約8-20坪),房源不足的話,那3房反而會飆高,那就會可能看到44-62坪的單價上升,畫出來就應該是倒U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