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21年房市分析研判

房市在去年6月房地產近期研判一文中 提到:

"該死沒死" 必有 "大幅"

2020年的泡沬被疫情所救

年初的股災及房地產泡沫~卻是被"疫情" 所救 ~

不但沒死~ 還進化成超級賽亞人 ~ 神人之境界 ~

如今回顧研判台股及房市及台幣還真的進化成超級賽亞~神之領域~

台股成交量也衝破3000億大關,台幣更是衝破28元大關

那2021年的未來呢? 一樣看好嗎?全球的波動又會如何呢?

我個人看法如下:

請大家要先看"本文重要(不標主題)(分享有緣人)"這篇文章

我個人認為消費性資金無法流出才是"因"

並非如大家所想的熱錢大量流入又或者美金大跌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大漲

因為早在2013開始到現在就有好幾次美金走跌,但原物料價格並非全面走漲

我認為因為疫情造成全球消費性資金流通性出現嚴重斷鍊,與人同樣鎖在國內

破壞了原本的資金收支結構

台灣是出口國,外滙收入大於支出是正常,

央行要阻升新台幣只要在支出面增加就可以抵消台幣升值壓力

但我目前研判2020年的外匯支出就比去年少了約估5000億台幣

這約5000億台幣是在4月開始大量明顯出現差異至今

如果2021年一樣像2020年全球封閉情況下,台灣出口貿易不變下

大家能想像再累積一個5000億在台灣國內的消費性資金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目前看來在新的變種病毒災情下,第一季暫時不太可能解放這些資金,

從台股的成交量來看就明顯的判別出來了,資金流動的變化,未來也有可能在房市出現

大家會問,如果全球疫情失控了又會如何?美股歐股崩盤的話,台股也會崩嗎?

簡單的回大家,如果全球疫情失控,但中國及台灣是能控制住的情況下,

中國及台灣將是本世紀最大的贏家黑馬,

台灣的產業及地位將會受到全球信賴,資金及人力資源將會集中於台灣

故然不會和歐美一樣一起死~

台灣30年來的孤立反而成為歐美的唯一

但台灣如果也淪陷成為疫情的災區,那就回歸正常軌道,一起死吧~泡沬吧~

那假設全球疫情危機解除,那是否就一切太平了呢?

我看法是災難的開始,政府沒有在繼續撒錢的理由,反而是要還債的開始

民間會因為流動性的資金大幅移動,造成全球各國的商品價格強烈波動

當波動發生時~有"負債"的人就要小心了~

各國的資金會爆發性的流動,回到本來該回去的位置~資產商品價格同樣如此

本文是小弟一些膚淺看法研判~純分享
2021-01-05 17:58 發佈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5137469

國內資金淹大水,央行只得積極回收市場閒置資金,
2020年最後一天,定期存單未到期餘額飆破新台幣9兆元大關,
升至9兆200.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央行以定存單作為沖銷市場餘裕資金的工具,
不過今年央行降息效應加上海外資金回流,
導致資金水位極度充沛,央行不得不加緊腳步回收資金,
導致定存單餘額暴增。

根據央行資料,108年底的定存單未到期餘額為7兆7180.3億元,
短短一年間,定存單未到期餘額衝破9兆元大關,
足足多了1.3兆元。

眼見市場游資充沛,金融機構滿手資金無處去,
央行日前公布明年第1季定存單發行時程,
也宣布因應金融機構資產配置需求,110年2月起,
央行2年期存單每月標售金額增加200億元至600億元;
364天期存單則維持1700億元不變。
最近流行的是美金儲蓄保單啊~

大家都在賭台幣已見天價了~

不買外幣保單太可惜了~

但這些游資部位,光是定存及儲蓄險的產品是無法滿足的~

短期內別亂放空台股~ 尤其是美股大跌夜盤去放空的人~

每個人現在都在摸頭~包含外資也一樣~

國內資金太多了~ 14000點空的人被一路嗄到15000點

今天很多人也看空....我也想空...只能15100小空小賭一下吧~

現在看空的人就像是賭博一樣,完全沒尊嚴啊~

其實台灣六都的房地產的住宅產品價格卻實都位階很高~

中壢市區有1字頭,但今年我看是很難了~可能要退到外圍去了~

四都市區我看要1字頭的產品,應該也很快會被這波熱錢給抹殺掉

但我還是依然站在空方的立場~ 因為我是消費者,我是需求者~

面對不合理的價格~我依然不認同~

除非台灣勞動力最多數人口的工資從33,000元提升到40,000元

我就改變看法~勉強符合泡沬支撐邊緣~

我依然相信經濟循環週期,即使台灣有外部因素或產業結構性的改變

但在美國的資本操作下,創造了亞洲的資產泡沬,最終也是要收割的

病毒的影響力,增加全球總體印鈔規模及政府擴大財政支出,

全球資產商品價格泡沬規模再次放大到無極限~

如果用以前的歷史數據及經驗來看,空方市場的時刻早就來臨了~

結果空方市場完全被屠殺~強者如索羅斯~葛洛斯~一樣兵敗如山倒~

更何況我們這些小老百姓~

不管如何~明斯基時刻何時來臨我不知道~目前市場是偏多也沒錯~

但我認為不該擁有或持有的債務就不要去碰~尤其是銀行的"資產"~

出來混的,總有一天要還的~
之前M平方上看到的文章
我稍微更新了一下到2020年底
從房屋供需面(同步指標)來看
是逐步復甦還沒到高原期
我看這波起碼漲5年

從M2供給面(領先指標)來看
不管是全球三大央行或是台灣
也是一路向上攀升



pengkuofeng wrote:
今天很多人也看空....我也想空...只能15100小空小賭一下吧~


小賺1萬多元紅包,太誇張了~吃個飯回來就變天了~

小賭怡情啊~
Mobile 01 房地產 怎麼看 都這篇作者寫的比較好
其他 很多都沒甚麼參考價值
這波股票 我計算結果大約是會過16000, 最高可能不會超過16600點
這波應該會修正到14200點 如果頂住還真有機會看到20000點 [但機會很低]

那股市是房市先行指標,這波股市大漲 房地產不漲說不過去
但同樣的如果14200頂不住 後面房地產肯定也頂不住了
之前股市破萬點 房地產有撐 但股市這周成交量都已經是歷史新高
代表很多人的錢其實都投入股票,這代表估計股市破14000點後 房地產會開始動搖
估計等到破12000點 那就會有停滯現象
會頂到16000最可能是嘎死空單上去 空單已經是2001年~2005年以來最高
看樣子 這波空單股票都要落淚 沒買股就沒賺到這波行情 但如果這時間點在買股風險就會很大[套住機會大增]
對比房子並沒有賣空問題 所以頂多是沒買到房,去年沒買到就頂多沒享受到今年上漲[但也要你賣掉才有錢 扣了稅也沒賺 所以剛性需求蠻重要但卻是苦了這批人]
但房地產買賣移轉速度很慢,等你發現不對勁想賣比股票更難賣
所以2020年3~7月沒買,老實說 今年到4月前就不建議買了
爬山 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
這次股票月線看起是60度角的衝,以前頂多是日線或周線 60度角衝,每次沖完後面就是修正
這次看看會不會例外瞜
有人問我除了雙北市之外的四都房地產都在漲,甚至也在炒,這樣可以買房嗎?

這問題我不在另外開版討論,我直接放在2021房市分析來回文

先聲明對於房地產的價格我的立場是空方,但房地產的目前趨勢多方不變

我直接回四都房地產的看法

單純就比較區域性價格來看,雙北市移出資金的部位,確實四都真的很便宜

單純就該四都的在地人的薪資水準,要購買四都房地產的能力確實負擔也不大

同時間短期資金沒有出口的狀況下,台灣又相對於全球穩定,

必然會發生群魔亂舞的現像,但四都如果平均生產力來看,是有漲價的條件

台灣出口外匯的資金回流,但進口及出國的消費資金無法正常流出

這會創造資金成本及收益替代率的比價效應

2021年我的看法是台灣萬物先漲在說,因為所有環境所造成的必然現像

所以以前台中海線透天1000萬以內買的到,現在應該是買不到了

都會區以前有200萬以內的套房,現在也都消失了

就租金投報率而言,四都的房產投報率比雙北市好太多了,就投資者的眼光,怎能不進場

如果你有能力想要買四都的房產,只要你是自住或投資自住都可以,前提是在你能力所及

請不要"自不量力"買不屬於自己的房子,因為房價未來"依然要跌的"

未來30年之內,一定會有一段期間是低於你現在買的價格,

所以買房的心態要正確,自住性質的房子,只有一件事,你買的起,你很喜歡,符合你的需求

你就勇敢的買下來吧~活在當下~即使未來房價會跌也是很正常的~

四都也會因為台灣的外在環境改善,土地重劃開發及招商順利,也有機會在今年重新再造

台北市的信義區,誰說在其它四都不會也有機會創造呢?每個都會區都有它的價值及文化

就看市政府如何去規劃及推動,配合招商及產業開發,自然也能創造戰國群雄的比價效應

以前台南是台灣最繁榮的都市,現在是台北,未來呢?
滄溟水 wrote:
Mobile 01 房地產 怎麼看 都這篇作者寫的比較好


感謝滄大的支持,雖然我的文章內容也並非全然正確

但也很少版友會吐嘲我,因為我比較客觀的說明"因"造成的"果"

這"因" "果" 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市場給的答案

這年頭用"經濟學"理論來分析,早就被嗄死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我後來修正一下,配合人類心理學及消費行為學來修正

公式模型所帶出來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貨幣政策所創造出來的結果,大家可以參考歷史的資料

最終還是要"還"的,"債"依然存在,

除非有還"債"的能力, "價格"就有支撐

我們要觀注的不是台灣現在資產價格,而是這波資金是否能停留多久

如果這波資金不是看好台灣的未來產業是轉強且技術的提升,而是熱錢炒作資產價格

那後續就不用我多說了,該怎麼走就讓它自然發生~

但相反的,如果台灣因為這次疫情創造了台灣出頭天的機會,那也不用一直看空台灣

台灣也許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在歐美亞重新定位台灣的價值~

就看劇情如何演下去吧~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滄溟水 wrote:
Mobile 01 (恕刪)
中道。
pengkuofeng wrote:
房市在去年6月房地產(恕刪)

我覺得你的分析少了真正的因
印錢是果, 所以你是倒因為果, 真正的因是為什麼可以印錢
FED, ECB, BOJ開啟的印鈔模式卻沒導致大幅通膨, 所以他們更能肆無忌憚的印下去
沒有通膨是因為這20年來產業科技開啟了通縮模式, 自動化, 信息化, 全球化, 使得生產成本不斷壓低
目前存在逆全球化趨勢, 但自動化與信息化正在加速發展
除非"通縮科技"遇到瓶頸而停止發展, 否則我認為錢只能繼續印下去, 有價資產繼續漲
印錢(負債)要還是一定的, 但我認為時間點還遠遠沒到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