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承租的店面租約明年就要到期,
而依房東之前的做法,
恐怕又要漲我租金了,
不由得興起租不如買的念頭。
雖然我手頭沒啥存款,
但經我設算一下,
如向家人親友借一下頭款去買個小店面,
頭款分5年慢慢依還信貸方式償還,
同時房貸部分則申請5年寬限期,
其後則加長還款年限,
5年內比現在繳租金每月多9000元支出,
寬限期後比繳租金每月多3000元支出,
感覺可行。
不過,
早年我住在台北市,
6年多前因為要搬離台北,
先用台北房子辦了貸款,
預計買了房後就要把台北房子賣掉,
結果用當時比實價登錄稍高的價格買了新房後,
要賣台北房子時卻適逢打房、施行房地合一,
以及某財政部張先生誓言要讓房價打七折時期…
造成賣房的3-4個月期間,
十餘位出價的人都只肯用實價登錄六至七折價買,
快被氣死了…,
最後乾脆不賣,
然後自己辭了原工作換做個小事業努力撐貸款。
還好房子後來有親友借住,
也有幫我補貼一些付貸款。
幾年下來雖然較辛苦些、手無餘錢,
但也這樣撐了6年多。
但明年開店的租約就要到期了,
房東之前每次續約都要漲租金,
這次想來應該會再漲我租金的…,
唉…人在屋簷下…
才想到另買個小店面。
至於台北房子,
親友明年就不需再借住了,
屆時賣掉,
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了。
原本預設朝這計畫進行,
怎料…
前兩天又來個信用管制,
第三戶房貸不可超過六成,
不可有寬限期,
這樣我如果真買小店面的話前幾年根本轉不過來了,
而且政府打房房市預期下降情形下,
屆時要賣台北房子可能又要難產了。
而我明年租約到期前如果無法照這計畫進行,
一次又要綁約2-3年。
想我買房的目的,
從來就不是為了炒房,
但怎麼買房賣房都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又不偷又不搶,
很努力的生活,
只是短期間可能會有第三房,
或除非台北房子賣不掉才會維持三間均有貸款的房子,
但怎麼屢屢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2間房子都是用老婆大人名字登記,
卻用我名義貸款.....
似乎兩個人都受限了...暈啊
羅以爾 wrote:
因為承租的店面租約明年就要到期,
而依房東之前的做法,
恐怕又要漲我租金了,
不由得興起租不如買的念頭。
雖然我手頭沒啥存款,
但經我設算一下,
如向家人親友借一下頭款去買個小店面,
頭款分5年慢慢依還信貸方式償還,
同時房貸部分則申請5年寬限期,
其後則加長還款年限,
5年內比現在繳租金每月多9000元支出,
寬限期後比繳租金每月多3000元支出,
感覺可行。
不過,
早年我住在台北市,
6年多前因為要搬離台北,
先用台北房子辦了貸款,
預計買了房後就要把台北房子賣掉,
結果用當時比實價登錄稍高的價格買了新房後,
要賣台北房子時卻適逢打房、施行房地合一,
以及某財政部張先生誓言要讓房價打七折時期…
造成賣房的3-4個月期間,
十餘位出價的人都只肯用實價登錄六至七折價買,
快被氣死了…,
最後乾脆不賣,
然後自己辭了原工作換做個小事業努力撐貸款。
還好房子後來有親友借住,
也有幫我補貼一些付貸款。
幾年下來雖然較辛苦些、手無餘錢,
但也這樣撐了6年多。
但明年開店的租約就要到期了,
房東之前每次續約都要漲租金,
這次想來應該會再漲我租金的…,
唉…人在屋簷下…
才想到另買個小店面。
至於台北房子,
親友明年就不需再借住了,
屆時賣掉,
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了。
原本預設朝這計畫進行,
怎料…
前兩天又來個信用管制,
第三戶房貸不可超過六成,
不可有寬限期,
這樣我如果真買小店面的話前幾年根本轉不過來了,
而且政府打房房市預期下降情形下,
屆時要賣台北房子可能又要難產了。
而我明年租約到期前如果無法照這計畫進行,
一次又要綁約2-3年。
想我買房的目的,
從來就不是為了炒房,
但怎麼買房賣房都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又不偷又不搶,
很努力的生活,
只是短期間可能會有第三房,
或除非台北房子賣不掉才會維持三間均有貸款的房子,
但怎麼屢屢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2間房子都是用老婆大人名字登記,
卻用我名義貸款.....
似乎兩個人都受限了...暈啊
第三間貸款人是你老婆就好了
受限的人是你..不是你老婆
你老婆名下沒貸款
如果說真的你老婆名下的房屋到第三間受限
那反過來
房子買你的名..貸款人你老婆就好了
就會像美國一樣失去中產階級的人力
然後整個社會就會走向極端的貧富不均
也就是所謂的M型化社會
目前大概0.1%的人所擁有的財富 = 後端90%的人財富加總
也就是說,現在社會M型化左邊的人很多,擠滿滿的
所以就只能一直抱怨房價高有的沒的
政府也不是笨蛋 為了選票還是要稍微做個樣子
這次主要打建商餘屋融資貸款這塊
不讓銀行曝險太高 其他倒是沒什麼改變
不過這波打房只是延緩時間
趨勢不會因為中間的小政策而影響
目前全部都聚焦在美國的下一波財政刺激
大約9908億的美元估計很快就會通過
有別於QE是灌到銀行
這波的財政刺激是會直接灌到民生經濟上
例如透過免稅、失業金補貼、現金支票、PPP保護計畫
而美國現在的消費市場也可以看的出來
原本出國旅遊的錢 都改成國內消費在3C家電等用品上
也就是人民的消費欲望並沒有減少 只是由A換成B
相信在新一波的財政刺激上
這些錢也是會大量流通到市場上
來推升通貨膨脹(這也是財政刺激的主要目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