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購房總額] 與 [房貸能力] 的風險評估分享

最近當志工經常發現現在老人家的擔憂都來自他們的兒子、畢竟房價上揚不少人都硬著頭皮買房。

所以我大概做了一個房貸風險評估與還款金額對比的綜合表格給他們參考、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其實還好、但假設利率上揚的話還款金額變的很嚇人、到時候趕不及跳船或泡沫前把火棒交給別人的就真的很危險。

雖然個人覺得短期內利率持平或往下的機率比較高、但買房金額非常大而且不是短週期的投資、這兩年全球已經有明顯的巨大改變、特別是追求全球化的社會、其速度之快和方向的改變絕對不可依賴這十年經驗去預測判斷。

所以我是比較建議買房的最大能力是按假設房貸利率在未來提升至3.3%時的負擔能力計算、按最近至少半年的穩定月收入剩以50%、當利率上揚或泡沫爆破時預留時間和資金給自己避險

例子: 月收入7萬元建議只能買1000萬的房子

[購房總額] 與 [房貸能力] 的風險評估分享
[購房總額] 與 [房貸能力] 的風險評估分享

不知道各位01版友又有沒有一套是自己慣常使用在評估自己買房能力又或者是避險的計算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呢?
2020-11-24 11:00 發佈
2000年網路泡沫後,GDP平均增長率4%多
2008年次貸泡沫後,GDP平均增長率3%多
2020年新冠肺炎,估計GDP平均增長率2%

隨著GDP增長斜率越來越平緩,
未來房貸利率拉升斜率也會趨緩
這也是各國目前在擔心的,就是通貨膨脹起不來

另外現在第一波嬰兒潮都退休
他們的保險醫療退休金可是一筆龐大支出
所以各國政府壓低利率是為了有更好的借貸空間來舉債
藉由極端的通貨膨脹來消除債務

說不定未來利率你以為會增加2%到3.3%
但實際上可是來到0%或負利率
寬獵人 wrote:
2000年網路泡沫後(恕刪)
利率往下走機會大於往上走,短時間能持平就很好了。
我也是預測往後幾年或十幾年的利率持平或往下的機率比較高、但全球化下的社會、很多國家的經濟環境已經是深深扣在一起、特別是這兩年全球不同地方已經有明顯的巨大改變、其速度之快和方向的改變絕對不可依賴目前情況或這十年經驗去預測判斷、除非是一百%的肯定但其實誰也說不准、所以個人比較推薦一般買家以3.3%作為一條很安全防禦避險線。

寬獵人 wrote:
2000年網路泡沫後(恕刪)


voren1515 wrote:
利率往下走機會大於往(恕刪)
光是老人家擔心這一塊,應該不管怎樣時光背景都不會改變,升息部分,台灣還是看美國走勢決定,但美國應該短時間內沒有升息的本錢,總歸一句買房量力而為,假若負擔得起與房租差異不大前提
楊國金 wrote:
最近當志工經常發現現(恕刪)


現在要穩定收入30年不容易突然來個無薪假或資遣就GG
雙薪10萬兩子 先租房2萬看看
run個幾年再找600萬30年的房子

如果打算頂客或單身一輩子 就租房吧
這個要看你是自住還是投資

這兩個走向風險會不同

房地產有太多方式可以規避風險

但自住客通常不會使用(沒膽)或者不懂
近年很多人買房也是以目前利率去判斷自己的能力、硬著頭皮買新蓋房子、有些更是長輩給頭期款的。其實我是覺得有能力下是應該盡快買房, 把錢放在自己房地產總比繳租金好、但重點還是要有足夠的財力跟計算過足以避險的月收入才算安全。

delta0117 wrote:
光是老人家擔心這一塊(恕刪)
自住客又或者是首購一般來說他們的避險資金也是最脆弱、所以比較建議不要單看目前低利率環境去判斷買房的負擔能力

一鴛一 wrote:
這個要看你是自住還是(恕刪)
楊國金 wrote:
自住客又或者是首購一(恕刪)


一般我都是建議自住客要將頭期款拉到五成以上

現在兩成頭期款買房對資金淺的自住客來說根本是誘惑

一不小心就會簽下賣身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