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肯定爆量
無薪假不斷創高
中年失業的一堆.......
最近買房的保重哦⋯⋯
........
台灣家庭債務比 亮紅燈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20年9月26日 週六 GMT+8 上午6:27
德國安聯集團昨(25)日發布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去年人均金融淨資資產約新台幣379萬元,穩居亞洲第二,僅次新加坡;但也示警台灣家庭債務比率升至92.6%新高,逐步接近「危險地帶」。
安聯集團每年發布全球財富報告,今年為連續第十年,探討全球將近60個國家,其家庭擁有資產和負債情況。家庭的資產包括存款、股票、基金、保單、提撥的退休金等,但不包含不動產;金融淨資產為資產扣除負債後的金額。
安聯集團表示,受惠於台股蓬勃熱絡,台灣的家庭金融資產總額2019年成長10.7%,創下過去十年來最大增幅。台灣的人均金融淨資產為11萬706歐元、約新台幣379萬元,亞洲僅次新加坡。
儘管如此,安聯集團首次在報告中示警,台灣家庭債務比率(負債占GDP比率)去年攀升至92.6%,正緩慢且一步步地接近100%或更高債務的「危險地帶」,主因房價上漲帶動房貸餘額攀升。
無獨有偶,中央銀行昨日公布國內全體銀行業的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統計,8月底房貸餘額7.7兆元;包含房貸、房屋修繕貸款、車貸、職工福利貸款、其他個人消貸、信用卡循環餘額的消費者貸款,8月底餘額9.2兆元,房貸與消貸餘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知名外商集團示警台灣的家庭債務比率正邁向危險地帶,台灣人該怎麼看?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昨日表示,以前買七、八百萬的房子,只要貸款四、五百萬元;現在房子動輒一、二千萬,房貸餘額自然會攀升。他認為,資產與負債都上漲可以接受,怕得是資產縮水,負債卻增加。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也說,日本因為人口老化且負成長,房子空屋率高,房價下跌、民眾的資產縮水;房貸因為已經借了,償債金額不會同步縮水。台灣目前房價穩定,家庭負債比高還不會有問題,但台灣也有像日本般的人口老化與負成長的隱憂,倘若家庭負債比一直居高不下,房價卻因人口老化而下跌,未來就會有問題
家庭的資產包括存款、股票、基金、保單、提撥的退休金等,但不包含不動產
台灣的人均金融淨資產為11萬706歐元、約新台幣379萬元,亞洲僅次新加坡。
台灣家庭債務比率(負債占GDP比率)去年攀升至92.6%
台灣2020年的人均GDP是27371美元(約80萬台幣),家戶平均人口數2.73人,也就是戶均GDP台幣218萬,所以債務是218 x 92.6% = 202萬;這告訴我們台灣人把債都還光了,每戶手裡還有379 x 2.73 - 202 = 833萬,這還不包括每戶當年的收入跟擁有的不動產。
所以,版主是從這報告中的那裡看到你的"希望"的?
lichujen wrote:
看文章報告只經過眼睛,不經過大腦的?
家庭的資產包括存款、股票、基金、保單、提撥的退休金等,但不包含不動產
台灣的人均金融淨資產為11萬706歐元、約新台幣379萬元,亞洲僅次新加坡。
台灣家庭債務比率(負債占GDP比率)去年攀升至92.6%
台灣2020年的人均GDP是27371美元(約80萬台幣),家戶平均人口數2.73人,也就是戶均GDP台幣218萬,所以債務是218 x 92.6% = 202萬;這告訴我們台灣人把債都還光了,每戶手裡還有379 - 202 = 177萬,這還不包括每戶當年的收入跟擁有的不動產。
所以,版主是從這報告中的那裡看到你的"希望"的?
以下全文轉貼自:笑遊電子報
兩個聰明的經濟學天才青年,經常為了一些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爭辯不休。
一天飯後一起去散步,為了某個數學驗證的證明兩位傑出青年又爭執了起來,正在難分高下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
甲就對乙說:「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願意出五千萬。」五千萬的誘惑可真不小,吃還是不吃呢?
乙掏出紙筆,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很快得出了經濟學上的最佳報酬率解:『吃!』
於是甲損失了五千萬,當然,乙的這頓加餐吃的也並不輕鬆。
兩個人繼續散步,突然又發現另一堆狗屎,這時候乙開始劇烈的反胃,而甲也有點心疼剛才花掉的五千萬了。
於是乙對甲說:「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給你五千萬。」
於是,不同的計算方法,相同的計算結果--『吃!』
甲心滿意足的收回了五千萬,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點心理平衡。
可是突然間,兩位天才同時嚎啕大哭:鬧了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卻白白的吃了兩堆狗屎!
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只好去請教他們的教授,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泰斗為他們解釋原因。
教授聽了兩位高足的故事,沒想到這位經濟學泰斗竟嚎啕大哭起來。
好不容易等情緒穩定了一點,只見經濟學泰斗顫巍巍的舉起一根手指頭,無比激動地說:「一億啊!一億啊!我親愛的同學,我代表國家感謝你們,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就為國家的GDP(國內生產毛額)貢獻了一億的產值!」
注意喔,政府公佈的GDP背後通常有這種陷阱,因為光是買空賣空,雖然增加數字,但並無法增進百姓的真正福祉。
哈哈! 每人5000萬的GDP,可以買下台北的新大樓還不用貸款。
但所得其實是個0。GDP1億,但是成本也是1億。
---------------------------------------------
如果一間中古房子轉手一次。那GDP會增加房仲業績4%,其他費用2%,裝潢業10%。
如果轉手5次,就創造了房價80%的GDP。
但實際上這些參與者的盈收總和並沒有增加,只是A給B或A給C而已。
假象的GDP造就假象的財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