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郊區比市區旺、屏嘉南人不愛透天厝了?房市爆量現象全解讀

郊區比市區旺、屏嘉南人不愛透天厝了?房市爆量現象全解讀

現在,全台灣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一是跨越30年高點的股市,二是買氣爆棚的房市。究竟,房市有多熱?
證據一,成交價逼近7年高點。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到今年第二季為止,可能成交價指數幾乎已逼近2013年以來的新高。
證據二,大戶進場。壽險業今年前7月購買不動產,包括富邦人壽大買南港土地、王朝大酒店房地產等,總投資金額創千億元紀錄,寫下歷年新高。
證據三,交易量成長。各大房仲包括信義、永慶、台灣等,今年7月的門市自結交易量,年增率高達約3成。
而8月3日,剛出爐的六都移轉棟數,月增率高達2成,寫下5年同期新高,至於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超過30萬棟門檻,房市熱潮真的來了!
現在還能買房嗎?3年內估不升息,沒打房利空
「過去的經驗是,(房市)10年一個大循環,」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這一次,可能是台灣房市第六波多頭行情來臨。1960年代以來,房市歷經5次多空循環,到2015年下半年,房地合一稅通過,持有房產一年內交易將課重稅45%,導致房市整整低潮3年,去年剛回溫,今年可能成交價指數就要再戰歷史高點。沒買到台積電,擔心房市又再錯過,我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波房市能再熱多久?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觀察房市會否從高點反轉,有3大指標,第一,利率升高;第二,政策打壓;第三,地緣政治風險。但,首先3年到5年內,央行不會升息;其次,政府打房手段,在房地稅合一後,沒有更嚴厲的措施;至於地緣政治,現階段風險也不高。「目前看不出什麼黑天鵝,足以讓市場變冷,」黃舒衛表示。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建議,判斷房市多空,可留意黃金價格走勢。「黃金和房地產很類似,都沒有利息,上漲靠資金行情,」他認為,黃金是房地產領先指標,「當黃金價格暴跌,房市空頭就來了。」因此,掌握這波房市黃金期,如何搶在起漲相對低點,提前部署?我們訪問各房地產專家,有4大趨勢,不可不知。
趨勢一》蛋白區漲贏蛋黃區
「真的悶壞了!」疫情以來,商仲王、高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不在市區,改往郊區跑,到宜蘭溯溪,去爬抹茶山。像他一樣的有錢人,法國、義大利等國外行程全取消,改到郊區踏青,遊玩之餘,他們順便在郊區買房子。根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台灣近5年購屋投報率漲最凶的5個縣市,依序是屏東、嘉義、南投、彰化和花蓮,全都是二線區域。我們委託業者調查這5縣市的鄉鎮區,不少冷門鄉鎮電梯住宅均價,漲幅還勝過市區。從台灣房市過去發展看,大台北房價漲,會帶動全台灣各城市跟著漲,但何世昌指出,這個規律在這一波資金行情下被打破。根據信義今年第二季房價指數,雙北漲不動,但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均上漲,而且越蛋白的地區,漲得越凶。
趨勢二》豪宅冷、小宅熱
「以前房市大漲,有錢人的買盤集中在大坪數的豪宅市場,但這一次,從海外把錢匯回的有錢人,資金主要集中在中小坪數的市場,」何世昌觀察,中小坪數交易增溫,單價也漲得快。以豪宅最多的台北市為例,豪宅成交量在去年減9%,但18坪至26坪的中小坪住宅,卻連續3年成長。理由一是,台北市實施「豪宅稅」,影響買氣;理由二則是,台灣豪宅總量不多,台北市也僅約3千戶,有錢人該買的都買了。
趨勢三》透天厝、老公寓不熱門
走一趟屏東,會發現原本田埂旁的透天厝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幾層、嶄新的電梯大樓。排隊看屋的,有老人、有年輕人,但更多的是,不住在屏東,南下買房的高雄人。
當地房仲告訴我們,以往這裡賣最好的是透天厝,電梯大樓是不暢銷的,但因人口老化,老人家不要爬樓梯,現在屏東兩房的大樓房型,可開價到500多萬元,3房到4房將近千萬元,「大樓的價格快追上高雄。」電梯大樓比老透天厝、老公寓好賣,另一個原因是,45歲以下的年輕首購族買得起。「年輕人不可能買得起透天厝,不管中南部住宅或者北區也好,都是這樣,」廖昭雄表示,大樓有電梯、有管理,垃圾集中處理,不用追垃圾車等,都是吸引年輕首購族的原因。
趨勢四》商辦「去總部化」
疫情後,更多人學劉學龍做了一件事:他把公司3分之1的辦公空間切出來,每個人不再有專屬位子,不再看「人頭」給座位,而是看「人流」給座位,因為遠距上班趨勢釋放了原本僵化的辦公空間。「如果這變成新常態,新的市場會出現,例如淡海新市鎮,結合生活、工作跟創新的基地,會發展出來,」他認為,這類新形態的複合式產品,在市場會出現,而且,坐落位置也不用在市中心。如同狗與主人的關係,價格是漲是跌,最終跟著實體供需景氣走,因資金行情飛漲的房市,下半年最大的變數,仍是受疫情衝擊的經濟。


這波看漲,主要是政策面(低利)刺激銷售量,但以長遠來看還是要看標的物本身或當地是否發展的潛力,我個人就非常看好高雄的華鳳特區,主要是因為當地基期低,加上鳳山市區房價在鐵路地下化時期已經漲過不只一輪,雖然鐵路地下化沿線市區有重劃,但市區整體的擁擠感還是讓住慣透天厝、走慣大馬路的高雄人覺得不舒服,有沒有鳳山當地的朋友有想法?
2020-09-25 16:10 發佈
9_li51n wrote:
現在,全台灣討論最熱(恕刪)


未來房市重點
「低總價、電梯、2房3房、平車、捷運、高鐵、快速道路、學校、醫院、重劃區、園區」

生活機能、便捷人性化、可負擔才是主流!

老人不要再迷信「透天」「大地坪」。
tany3472 wrote:
未來房市重點
「低總價、電梯、2房3房、平車、捷運、高鐵、快速道路、學校、醫院、重劃區、園區」
生活機能、便捷人性化、可負擔才是主流!
老人不要再迷信「透天」「大地坪」


那我慘了.
沒有疫情了 房市當然會往上慢慢拉

如果這樣好地點和保持良好的物件就很難跌了

股市下跌引發的斷頭潮可能會被低利消耗掉

但如果全球疫情一直爆發 工廠沒有單子可接

失業潮和房貸壓力 自然又會出現 轉為更多物件的釋出

到時候沒買卻又想買的人 可得好好挑 好好砍價

否則很容易買到炒房客的投資客脫手的高點 (物件大量出現在市場)

只是現在反而因為沒疫情 出價開始偏高 而不容易砍價 和 惜售


我是趁亂趕快買了 等不下去了

再買股票恐怕沒錢買房
只是個過程 wrote:
那我慘了.


我分享個人經驗

我有一間60坪4房,
當初東帝士陳由豪跑路大陸時買的,
225萬成交60坪+平車+裝潢。

後來就因為少子化+低利率,
我看壞大坪數市場,
後來那間賣了980萬,
換成了3間電梯2房,還有剩!

結果這5-6年下來,
大坪數的還是在原價,
小坪數的電梯2房又漲1倍!
租金的報酬率也比大坪數高太多了!
tany3472 wrote:
我有一間60坪4房,
當初東帝士陳由豪跑路大陸時買的,
225萬成交60坪+平車+裝潢。

後來就因為少子化+低利率,
我看壞大坪數市場,
後來那間賣了980萬,
換成了3間電梯2房,還有剩!

結果這5-6年下來,
大坪數的還是在原價,
小坪數的電梯2房又漲1倍!
租金的報酬率也比大坪數高太多了!


大坪數自住, 住爽的.
小坪數就丟給新進魯套.....?
只是個過程 wrote:
大坪數自住, 住爽的(恕刪)

敝帚自珍。
只是個過程 wrote:
大坪數自住, 住爽的.
小坪數就丟給新進魯套.....?


原來大哥就是看不起文中的年輕人首購族。

人家不少年輕小夫妻,買不起比較大的房,只好不得已首購買小坪數小宅,就被您大哥看不起 ?
lichujen wrote:
敝帚自珍。...(恕刪)


嘿啊。
怎麼了嗎?
...........這波看漲,主要是政策面(低利)刺激銷售量...............
再虎阿...........要騙誰啊 ........早就低利了


9_li51n wrote:
這波看漲,主要是政策面(低利)刺激銷售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