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價其實高居不下有很多原因,
實價登錄及奢侈稅都無法真正抑制房價(頂多算小跌)
實際上的錢都流入地主手上,
建商其實賣房子毛利率也不算高(養地多年的建商不算)
之所以現在新建地越炒越高都是因為-都市更新不順
憲法規定人民有居住的權利,都更要所有住戶100%同意才能都更
但對於老公寓來說,大地震一來大家一起完蛋
如何釋出這些舊公寓的土地,改蓋符合現在防震消防法規的新大樓
才是抑制房價的真正關鍵

釘子戶有居住權,但對於同意都更戶也有安全居住權阿
小弟有個想法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就是對於超過40年的老公寓建立"強制險"制度(類似汽機車的)
對於反對都更的住戶需要繳全體住戶的火災地震強制險總額90%
其他同意都更的住戶只需繳全體住戶的火災地震強制險總額10%
如果發生地震火災等災害,銀行依照合約理賠住戶(例如身故200萬之類的)
這些錢未來還是會受惠於該公寓住戶
如此一來釘子戶每年需要繳的費用會逐年遞增(越老的房子風險越高)
這樣保證能提高都更成功率
並且增加銀行保險業績及營造業業績 皆大歡喜(當然釘子戶及地主可能會"少賺一點")
-----------------------------------更新分隔線--------------------------------
政府真的要強力介入,都更才有可能順利推動
一昧給糖(獎勵容積)吃是沒有用的,也要用棒子威嚇(強制險)
想想看光台北就幾萬棟老舊公寓大樓了
重點是台灣是在地震帶上
如果再一次921發生在北部...
盆地效應+液化潛勢+老舊建築=傷亡一定比當年更慘
到那時大家就只會怪政府,但其實你我都是幫兇
至於房市價格的話,只要供應量>需求量
房價自然會下修至正常值,不需要刻意"打房"
例如現在台北市政府站附近有100個都更後的新建案在銷售
你會覺得新北市重劃區的新建案價格會比市政府站來的高嗎?
價格自然會下修(但也不會變成芭樂價就是了,畢竟建築成本就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