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社宅創商機 6年衝8千億

工商時報 彭媁琳 2020.06.01
後疫情時代,除振興券外,政府將加速重大投資共同點火,帶動經濟動能。內政部將以社會住宅建設作火車頭,預估未來六年內將完成6萬戶社會住宅興建案,以每坪12萬元的造價來計算,完成6萬戶社宅與周邊公共建設,營造費用達2,700億元,在產業關聯帶動下,將創造8,046億元的內需商機。

蔡政府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其中有8萬戶為政府直接興建,今年將進入實質動工第二階段,內政部政次花敬群表示,目前已經陸續完工2萬戶,未來將加速興建6萬戶,預估四年內投入興建、六年內全部完工。
專家計算,社宅平均每戶25坪、每坪造價12萬元,單純興建6萬戶營造成本為1,800億元。如果加上公共設施,每坪造價將提高到18萬元,6萬戶社宅營造成本就是2,700億元。

以主計總處105年產業關聯表中,住宅工程每投入1元,可創造2.98元產業關聯來看,6萬戶社宅將帶動8,046億元的內需商機。

內政部透過社會住宅扮演火車頭角色,不僅是營造業,其他家具、裝潢、家電等,會產生8,046億元的關聯效果,且影響效果將延長七至八年。

花敬群指出,不只是社會住宅,內政部也積極推動都更和危老整建。平均每個都更案造價是17億元,危老整建因規模較小,約都更案的1/10,平均造價1到2億元。過去三年都更案有200多件、危老整建有1,109棟,整體計算下來,創造的營建內需並不輸給6萬戶社宅。

另各大房仲5月均有亮眼成績,業績大增20%以上。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對5月資金反應很驚訝,因為強度真的很強,除買家本來就要買房子,帶動房仲業績提升原因還包括貸款成數放寬到八成五,利率降低到1.3%,帶動資金挪移到房地產。預估6、7月份還會繼續增加,建商也在普遍性推案,若交易活絡有助房仲業績。
一一一一一一
大量興建社會住宅能讓經濟活絡,政府有租金可收,租客能租到較便宜與安全的住宅
2020-06-02 21:12 發佈
少子化 wrote:
工商時報 彭媁琳 2020...(恕刪)


6萬戶社會住宅直接投資2700億,加土地機會成本總共8千億

每年可以收到租金80億元

不計算利息100年就能回本

加計利息也只要150年就能回本

150年後子孫都5代了,債有沒有留給子孫關我屁事

怎麼算都實在太划算了

大有為政府啊!

哦!對不起忘記算了,50年後房子會倒,再花2700億蓋新的,沒什麼
貸款成數放寬到八成五,真的假的!? 千萬房,只要150萬自備款,那若買預售,頭款不就50萬(5%)就可以了!?
這就是政治和建設有趣的地方,大家拼命舉債開支票換選票和GDP,結果都忽略其實每個政策都是有隱形成本的。

我不反對社宅和社宅包租代管,但是我討厭政府只用社宅騙年輕人,而忽略事情的本質【內政部花次長這陣子很紅】⋯



ugogy wrote:
6萬戶社會住宅直接投(恕刪)
sensejohnny wrote:
這就是政治和建設有趣...(恕刪)

社宅有在蓋,怎麼說是騙?只是社宅蓋的速度真慢,政府要加油,能力不足的官員早該換了,把進度趕上

社宅是可以回收賺錢,還能活絡經濟
應該這麼說有蓋是真的,對於弱勢和青貧或許有幫助也是真的,不過投入成本能靠租金能回本是假的(不然租金就不會是這個價),既然名為社會住宅就是因為資源來自於政府和整個社會,這些建造成本和租金補貼也都是舉債全民買單⋯

為何說騙?因為內政部和商總建商大老都出來說話了,我們就是會讓房價炒到高到大家買不起,青貧和弱勢我們有蓋社宅打發你們,這輩子要安居樂業,我看難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4605972

按正常經濟學供需的角度,還是不太了解台灣人均所得沒提高多少,出生率越來越低,房屋供給還每年都超額供給,也沒有外來移入人口,房價漲個幾倍是啥原因?專業政府官員說這是自然現象,沒有囤屋沒有炒房⋯

社宅有其功能,但是用社宅說有商機就是說不出的怪,可能除了騙青年選票,還可以肥承包商和建商,一箭雙鵰。畢竟活到這麼大,我都沒聽過社會保險和全民健保有商機。政府大辣辣用社會兩字,用人民的納稅說這政策說可以發大財的,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也覺得有點心酸⋯(應該只有建商會發財)

現階段如何讓房價所得比合理化,合理化房價,或是提升國民所得。個人認為這個遠比蓋多少社宅重要(畢竟這只是中繼住宅,不能住一輩子),這樣一說感覺更像在騙了⋯

連樓上大大都想隔套來賺這個錢做公益,😊(忘了說似乎隔套無法加入,印象中之前某些縣市勾結包租代管業者為了衝kpi很像出過事),現在的內政部應成改成經濟部,感覺這真的是個打著公益實為全民發大財的優質政策⋯






lockquote>少子化 wrote:
社宅有在蓋,怎麼說是(恕刪)
sensejohnny wrote:
對於弱勢或是青貧有幫助也是真的


您說的我很認同

但是「對於弱勢或是青貧有幫助也是真的」這句我持保留態度

看看每次社會住宅招租,「一般戶」的數量是「優先戶」的幾倍?蓋那麼多社會住宅,結果「優先戶」還要抽籤,到底是照顧弱勢還是騙選票,昭然若揭!

如果沒有「一般戶」能抽樂透,「那些人」還會支持社會住宅嗎?
一般戶可以視為青貧,或許不是絕對弱勢但是以規則來說也算是相對辛苦的一群⋯

其實我不反對有一定數量的社宅啦,但是這應該視為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類似長照3.0
),又要公益又要賺錢到最後一定會歪掉⋯

最可怕的就是砸錢做公益沽名釣譽還自我感覺良好,試問社會住宅有解決房價問題或是租金高漲的問題嗎?還是增加了國民所得,降低了房價所得比?我只看到政客大家都說我有蓋社宅(社宅施工品質似乎也?),砸大錢爽民間業者,用社宅包租代管的數字,灌社宅20萬戶的kpi,而忽略其意涵和精神點是什麼?

其實老百姓要的不是社宅,僅是安居樂業四字而已⋯







blockquote>ugogy wrote:


您說的我很認同
...(恕刪)
說真的,光管委會怎成立,要如何約束來自社會底層的住戶,公設如何維護。光這些,我就直言斷定社會住宅肯定是失敗的政策,
自己買房管理再好都多少會有住戶糾紛了,更何況這種全部都是租客的社區,你以為台灣底層素質跟日本人一樣好?
好吧租金算市面的半價好了,住集合住宅管理費要多少?現在隨便一般的管理,60元一坪。加上去,你是願意自己在外面租舊公寓還是住社會住宅?很值的被思考的問題
還有政府公佈一坪建價12萬,代表什麼..一間房子,土地不算成本就在那裡了,政府幫房地產訂一個底價。。一間權狀46坪的大樓,建物底價552萬不含土地,土地平均5坪一坪100萬好了,也就是都會區一間46坪3房的,底價1100萬起。。小鎮小市的土地一坪30萬好了也要700萬
這是政府的公告房價。。你是要房價跌到哪?
管理爛,住戶組成複雜且來自底層,自殺,爭吵不斷,治安死角,這種地方你願意花多少去租?別跟我說政府可以派員管理,都賠錢租了,你還奢望免費人力服務?
照顧底層?別傻了,台灣底層扛著弱勢的刁民,水準如何?不用說大家清楚的很,一半價去租一個連睡覺都不安穩的地方。。就算你肯我想你老婆都不肯了
當社會住宅變成蚊子宅,市區一大塊土地空在那裡養蚊子,原本腹地就不夠的都市,土地價格豈不變得更奇貨可居,而且政府手頭可以用來抑制土地價格的空地沒了。。都市土地豈不又漲一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