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彭媁琳 2020.06.01
後疫情時代,除振興券外,政府將加速重大投資共同點火,帶動經濟動能。內政部將以社會住宅建設作火車頭,預估未來六年內將完成6萬戶社會住宅興建案,以每坪12萬元的造價來計算,完成6萬戶社宅與周邊公共建設,營造費用達2,700億元,在產業關聯帶動下,將創造8,046億元的內需商機。
蔡政府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其中有8萬戶為政府直接興建,今年將進入實質動工第二階段,內政部政次花敬群表示,目前已經陸續完工2萬戶,未來將加速興建6萬戶,預估四年內投入興建、六年內全部完工。
專家計算,社宅平均每戶25坪、每坪造價12萬元,單純興建6萬戶營造成本為1,800億元。如果加上公共設施,每坪造價將提高到18萬元,6萬戶社宅營造成本就是2,700億元。
以主計總處105年產業關聯表中,住宅工程每投入1元,可創造2.98元產業關聯來看,6萬戶社宅將帶動8,046億元的內需商機。
內政部透過社會住宅扮演火車頭角色,不僅是營造業,其他家具、裝潢、家電等,會產生8,046億元的關聯效果,且影響效果將延長七至八年。
花敬群指出,不只是社會住宅,內政部也積極推動都更和危老整建。平均每個都更案造價是17億元,危老整建因規模較小,約都更案的1/10,平均造價1到2億元。過去三年都更案有200多件、危老整建有1,109棟,整體計算下來,創造的營建內需並不輸給6萬戶社宅。
另各大房仲5月均有亮眼成績,業績大增20%以上。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對5月資金反應很驚訝,因為強度真的很強,除買家本來就要買房子,帶動房仲業績提升原因還包括貸款成數放寬到八成五,利率降低到1.3%,帶動資金挪移到房地產。預估6、7月份還會繼續增加,建商也在普遍性推案,若交易活絡有助房仲業績。
一一一一一一
大量興建社會住宅能讓經濟活絡,政府有租金可收,租客能租到較便宜與安全的住宅
我不反對社宅和社宅包租代管,但是我討厭政府只用社宅騙年輕人,而忽略事情的本質【內政部花次長這陣子很紅】⋯
ugogy wrote:
6萬戶社會住宅直接投(恕刪)

https://pip.moi.gov.tw/V3/B/SCRB0501.aspx
為何說騙?因為內政部和商總建商大老都出來說話了,我們就是會讓房價炒到高到大家買不起,青貧和弱勢我們有蓋社宅打發你們,這輩子要安居樂業,我看難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4605972
按正常經濟學供需的角度,還是不太了解台灣人均所得沒提高多少,出生率越來越低,房屋供給還每年都超額供給,也沒有外來移入人口,房價漲個幾倍是啥原因?專業政府官員說這是自然現象,沒有囤屋沒有炒房⋯
社宅有其功能,但是用社宅說有商機就是說不出的怪,可能除了騙青年選票,還可以肥承包商和建商,一箭雙鵰。畢竟活到這麼大,我都沒聽過社會保險和全民健保有商機。政府大辣辣用社會兩字,用人民的納稅說這政策說可以發大財的,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也覺得有點心酸⋯(應該只有建商會發財)
現階段如何讓房價所得比合理化,合理化房價,或是提升國民所得。個人認為這個遠比蓋多少社宅重要(畢竟這只是中繼住宅,不能住一輩子),這樣一說感覺更像在騙了⋯
連樓上大大都想隔套來賺這個錢做公益,😊(忘了說似乎隔套無法加入,印象中之前某些縣市勾結包租代管業者為了衝kpi很像出過事),現在的內政部應成改成經濟部,感覺這真的是個打著公益實為全民發大財的優質政策⋯
lockquote>少子化 wrote:
社宅有在蓋,怎麼說是(恕刪)
自己買房管理再好都多少會有住戶糾紛了,更何況這種全部都是租客的社區,你以為台灣底層素質跟日本人一樣好?
好吧租金算市面的半價好了,住集合住宅管理費要多少?現在隨便一般的管理,60元一坪。加上去,你是願意自己在外面租舊公寓還是住社會住宅?很值的被思考的問題
還有政府公佈一坪建價12萬,代表什麼..一間房子,土地不算成本就在那裡了,政府幫房地產訂一個底價。。一間權狀46坪的大樓,建物底價552萬不含土地,土地平均5坪一坪100萬好了,也就是都會區一間46坪3房的,底價1100萬起。。小鎮小市的土地一坪30萬好了也要700萬
這是政府的公告房價。。你是要房價跌到哪?
管理爛,住戶組成複雜且來自底層,自殺,爭吵不斷,治安死角,這種地方你願意花多少去租?別跟我說政府可以派員管理,都賠錢租了,你還奢望免費人力服務?
照顧底層?別傻了,台灣底層扛著弱勢的刁民,水準如何?不用說大家清楚的很,一半價去租一個連睡覺都不安穩的地方。。就算你肯我想你老婆都不肯了
當社會住宅變成蚊子宅,市區一大塊土地空在那裡養蚊子,原本腹地就不夠的都市,土地價格豈不變得更奇貨可居,而且政府手頭可以用來抑制土地價格的空地沒了。。都市土地豈不又漲一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