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應該要公開透明,最好明碼實價,這樣才快速,
不然就像現在這樣,互相猜忌,拖著50年都不都更。
我架的線上計算機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
都更坪數計算機
其實想算出[都更分回幾坪]時,
只有一條公式:
您持有的土地坪數
x 容積率
x 容積獎勵1.4倍
x 公設與陽台1.6倍
x 地主分回比例
= 您獲得的權狀坪(含公設),車位另計
只要知道上面各數據,再彼此相乘,就是答案。
以下用樓主的案例來說明:
1.持有的土地坪數
樓主沒透露持有的土地坪數,我只好以建物坪來估算(算式太長就不寫了),估計樓主持有的土地是11坪。
2.容積率
第三種住宅區就是225%,這個沒問題。
(可到容積率一覽表查詢)
3.容積獎勵
危老上限是1.4倍,都更上限是1.5倍,但建商也不一定拿滿(要做綠建築 退縮人行道等等 有時不好拿),這裡先幫樓主抓1.4倍。
4.公設與陽台比例(俗稱銷坪比)
大約都在1.55~1.65之間,這裡我們抓1.6倍。
5.地主分回比例
就是俗稱的五五分 六四分 七三分,
這是根據當地新成屋房價與成本算來的,很難有個明確數字,
但還是有個趨勢如下:
房價10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70%
房價7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60%
房價5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50%
房價35萬時,地主比例大約40%
在這裡先幫樓主抓70%。
將以上五項相乘後,就是答案:
11坪 x2.25 x1.4倍 x1.6倍 x 70%
=38.8建物坪(含公設),車位另計
根據樓主說,建商願分回37坪多,
代表這公式的估算還蠻準的,
反過來說,也代表建商開的條件蠻公道的。
以上就是都更最明碼實價的算法,
但都更的難題還在後頭,我也預估樓主的都更案95%不會成,
因為接下來可能一樓戶、頂樓戶會獅子大開口,
這種破局的案例比比皆是,
也希望少數理性分析的住戶能順利都更、住進新房。
renewhouse wrote:
都更應該要公開透明,最好明碼實價,這樣才快速,
不然就像現在這樣,互相猜忌,拖著50年都不都更。
我架的線上計算機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
都更坪數計算機
其實想算出[都更分回幾坪]時,
只有一條公式:
您持有的土地坪數
x 容積率
x 容積獎勵1.4倍
x 公設與陽台1.6倍
x 地主分回比例
= 您獲得的權狀坪(含公設),車位另計
只要知道上面各數據,再彼此相乘,就是答案。
以下用樓主的案例來說明:
1.持有的土地坪數
樓主沒透露持有的土地坪數,我只好以建物坪來估算(算式太長就不寫了),估計樓主持有的土地是11坪。
2.容積率
第三種住宅區就是225%,這個沒問題。
(可到容積率一覽表查詢)
3.容積獎勵
危老上限是1.4倍,都更上限是1.5倍,但建商也不一定拿滿(要做綠建築 退縮人行道等等 有時不好拿),這裡先幫樓主抓1.4倍。
4.公設與陽台比例(俗稱銷坪比)
大約都在1.55~1.65之間,這裡我們抓1.6倍。
5.地主分回比例
就是俗稱的五五分 六四分 七三分,
這是根據當地新成屋房價與成本算來的,很難有個明確數字,
但還是有個趨勢如下:
房價10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70%
房價7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60%
房價50萬時,地主比例大約50%
房價35萬時,地主比例大約40%
在這裡先幫樓主抓70%。
將以上五項相乘後,就是答案:
11坪 x2.25 x1.4倍 x1.6倍 x 70%
=38.8建物坪(含公設),車位另計
根據樓主說,建商願分回37坪多,
代表這公式的估算還蠻準的,
反過來說,也代表建商開的條件蠻公道的。
以上就是都更最明碼實價的算法,
但都更的難題還在後頭,我也預估樓主的都更案95%不會成,
因為接下來可能一樓戶、頂樓戶會獅子大開口,
這種破局的案例比比皆是,
也希望少數理性分析的住戶能順利都更、住進新房。
將以上五項相乘後,就是答案:
11坪 x2.25 x1.4倍 x1.6倍 x 70%
=38.8建物坪(含公設),車位另計
在台北1戶要有11坪的土地有多難你知道嗎(除非透天..不然公寓要有11坪土地,,,,,,)
在台北市和新北..以最大都更需求的公寓來看
5層樓的公寓要達到1戶就有11坪的土地
以過去的建築方式..要約45-50坪的房子才有辦法達到
過去5層公寓常見的就是不管幾坪土地直接建成5樓
就是25坪的土地..建25坪的房子..5層都25坪..
就算留一些不方正的土地在邊邊..
5層要55坪的土地才能一戶有11坪
55坪的土地建的45-50坪在過去是很常見的常態
而且你這算法還需要在高房價的區域
去到房價相對低的地方就更寒冷了
這情況..怎麼按都是縮水..怎麼按都是寒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