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房價高是競爭與進步 ?

為什麼房價一直高漲?
就算北市的房子不漲,它也不跌 ?
為什麼新竹竹北一直漲?
台南也一直漲?

為什麼房子會漲?
因為有需求,有人買,供需失衡就漲了 .

為什麼房子不便宜還有人要買?
因為買的人覺得這個房子&位置&價位出的起.買了有助於自身與家庭.

那麼貴是誰在買?
負擔的起這價位的人在買的.

為什麼他負擔的起 ?
因為他有錢! 也許他有富爸媽 , 也許他賺的多.

為什麼台北,新北的房子,竹北,台南都在漲?
因為它們都是脫離不了以下幾個優點;都市 、有好的工作機會、薪水高、生活機能(食衣行)、學區好.

追求更好的進步心理,讓人們一直追求好的房子.所以大家都想要自己的房子是符合上述幾點!
(我自己也想要).

台北市大安、信義,新北板橋,新竹竹北....這些點都含概很多上述的優點.
我回頭看這幾區,20年前房價都不高呀! 但當時我沒錢,也沒需求所以沒買.可是當時有需求且經濟能力符合的人買走了!
20年後的現在我的經濟從當時月薪3萬到現在有10萬了,我想買這些點但那時買的人沒有人要賣,因為他們當時的薪水能買,現在的薪水更高了吧!
所以我退而求其次想買內湖,但內湖也高了,因為15年前內科熱了,學校多了,再來捷運通了.
我15年前沒想買,當時經濟能力夠的人買了.當時買的人現在他們的薪水也高了,沒有要賣.
十年前經濟夠的人買了,5年前經濟夠的人買了,現在經濟夠的人買了.

房子有漲有很多原因,但還是有人買,為什麼我覺得房價高,其他買的人不覺得呢?

仔細想想是錢不夠多,所以沒辦法買大安,信義,板橋,內湖...
但我的錢夠買淡水,基隆,三峽.... 可是這些地方跟大安,信義,板橋,內湖比較起上述的機能差,距離遠,所以我不要.
就算半價,四分之一價我也不要!我就要好地點,我只能望,罵它們的高價.

全台不是只有那些點能住,便宜林三淡基也能很住!也是有汽車站,高速公路,輕軌車站旁,一樣可以到台北市上班呀!

就多 一二十分鐘,也有學區.
只是沒漂亮的百貨與捷運.

其他縣市政府努力點建設你所管理的縣市,讓它們有好的機能又不高房價又能吸引年輕人吧!

也希望年輕人學技能,找工作要找能讓薪水隨年齡成長的,不然追不上通膨會很辛苦.
2020-05-30 16:34 發佈
知名風向帳號說竹北沒漲啊,反而跌
這一定是有甚麼誤會啦 😁

flystar1972 wrote:
為什麼房價一直高漲?...(恕刪)
高房價有子無孫的人就會變多,以後無子無孫的也會變多,尤其是名下只有一間房還當炒房幫兇的人,他們的小孩買不起只能怨自己爸媽當年當炒房幫兇

喊多炒房是缺德的事,會有報應,當然有些人不在乎是否有人傳宗接代
暴漲唯一的原因就是官商勾結和壟斷炒作,加上台灣香港特有的虛坪制,已經炒到全世界最高了
累進囤房囤地稅和實價課稅都不敢做,就是元兇

flystar1972 wrote:
為什麼房價一直高漲?...(恕刪)
flystar1972 wrote:
為什麼房價一直高漲?...(恕刪)

想跟你解釋,你說的大多不是事實,但別生氣,畢竟你沒經歷過。

除了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之外,其餘的房價是在2011年大漲的,2005~2010的漲幅很小,只是反應營造成本與法規改變而已。

(我說的漲跌,必須將台北排除,因為台北有高官、大財團在炒作,就像股市主力一樣。)

房價會漲,是因為大量資金來台炒作,這種狀況在1985年的台幣升值後,就發生過。

但從1993~2004年,房價這麼久的時間都在跌,難道沒有需求嗎?

請認真想想。

最近的一波漲幅,是2011~2014年(台北除外),2014~2019的住宅用地實際上是跌的,只是營造成本漲5%,加上建商大多賺飽飽,用公司貸和低利率,規劃不人性的小宅,半哄半騙的吸引年輕人購屋,所以房價才撐住沒跌,就像用最細的網捉魚一樣。

我發現,最近幾年,大多數是年輕在撐房價,現實真的很矛盾……

但年輕人無法炒房,我週邊已有年輕人急售房子的事,因為資金不足而痛苦生活。

真正擔心的是,年輕人撐住房價,有錢人等待政府做多時,再炒一波,台灣就完了。

台灣人的生活,最不缺的就是房子。

全國低房價時,GDP花錢指數是4~6%,高房價時,GDP花錢指數是1~2%,你說民生經濟的進步什麼時候較好?什麼時候的人錢花的比較開心?
因為大家把養小孩的預算都投入房地產啦!!1990年代一年 生30-35萬人,2000年代25-30萬人,2010年代20-25萬人,2020年代將會是15-20萬出生人口年代,市場機制最後還是會反映出來,合理的所得房價比為7左右(可維持一個家庭養兩個小孩)
樓主口氣因該是出生人口巔峰40萬人時代的人
其實成交量也跟出生人口不謀而合
asd125968625 wrote:
因為大家把養小孩的預算都投入房地產啦!!1990年代一年 生30-35萬人,2000年代25-30萬人,2010年代20-25萬人,2020年代將會是15-20萬出生人口年代,市場機制最後還是會反映出來,合理的所得房價比為7左右(可維持一個家庭養兩個小孩)
樓主口氣因該是出生人口巔峰40萬人時代的人
其實成交量也跟出生人口不謀而合

都把養小孩的預算投入房地產?所以新生兒都是租房族在生?買房的都生不起?

合理的房價所得比為7左右?房價便宜的嘉義、基隆怎沒有多子化哩?真奇怪?

圖片來源!



我只知道我年收100,但是工作區域20年內屋大概是我年所得10倍,但你的表上只紀錄8.xx倍,看來是有9成的生育年齡層人年收都100以上?
可能我年收100w算低收入戶吧
asd125968625 wrote:
我只知道我年收100,但是工作區域20年內屋大概是我年所得10倍,但你的表上只紀錄8.xx倍,看來是有9成的生育年齡層人年收都100以上?

全世界前10名生育率最高的國家都在非洲,這些地方年收應該破1000有吧?

圖片來源!




那請問大大對少子化成因有何高見?
您所列出的國家大部份小孩都在飢餓中長大,相對台灣幼兒存活率也較低,您覺得台灣也因該這樣?
現在年輕人最求高生活品質,寧願不婚不生,也不願讓小孩生下來受苦受罪,老一輩的人還能怎樣,政府無為而治,生態最後還是會有平衡的一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