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 死亡數首度逾出生數 10年後新生兒剩12萬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我國人口從2008年突破2300萬人後,12年來僅增加60萬餘人,成長緩慢。國發會推估,今年出生人數17.8萬人、死亡人數18.1萬人,死亡人數將首度超越出生人數,自然增加率從此由正轉負。國發會更預警:台灣人口可能永遠無法達到2400萬人,少子化、老化危機嚴重!
相關新聞:竹科吸引年輕人 新竹市全台最年輕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新生兒26萬人,但2009年跌破20萬人;2010年適逢虎年,新生兒更低至16萬人,2012年龍年新生兒人數回升到22萬人;近年幾乎都只在20萬人上下,去年底更僅有17萬名新生兒。內政部分析,若照此出生率估算,10年後、2030年,全國新生兒將僅剩12萬人,2038年剩9萬人,2062年跌破6萬人、只剩下5萬8千多名新生兒。
社會老化比日本快 估1.2青年養1老人
更駭人的是,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台灣在2026年因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0%,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高達28.4%,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日本歷經7、80年才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國卻只花了短短3、40年,老化速度驚人。」
國發會預估,在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下,2065年全國人口將下滑到1880萬人,高齡人口比率超過4成。2015年是每5.9名年輕人扶養1名老人,到了2025年將是每3.4名年輕人扶養1名老人;2065年則是每1.2名年輕人扶養1名老人。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台大社會學教授薛承泰認為,年輕世代的薪資無法存錢買房,以致不敢結婚生子,衝擊生育率,2003年平均生育率為1.3(平均每個婦女生1.3個孩子),就被聯合國列入低生育率國家之列,即使政府不斷鼓勵生育,人口減少趨勢仍未能逆轉。
民眾:低薪壓力大「連結婚都沒意願」
薛承泰建議,歐洲諸國祭出加碼補助育兒津貼、普設公托、友善職場托育環境等措施,挽救生育率,但當生育率下降到一定程度,這些政策就幾乎都沒有效果,面對這情況,政府仍應力求維持生育率,不讓其繼續下探。薛說,要不要結婚生子,對個人來說是「選擇」,對社會來說卻可能是「危機」,提升對家庭向心力的重視度,才是挽救生育率的根本之道。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坦言,少子化、高齡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但台灣人口必須維持在2千萬人以上,才能保有競爭力。政府正評估如何透過醫學科技協助,解決工作壓力大導致不孕的狀況,希望2030年台灣總生育率提升至1.4,「這是一個極富挑戰的目標,但不得不做。」
結婚逾3年、31歲的王姓公務員坦言,現在房價、物價高,政府的育兒政策也沒太大幫助,「賺的薪水如果不能好好生養子女,不如不生。」28歲未婚的蔡小姐直言,「低薪又工作壓力大,連結婚都沒有意願,生孩子就不必了!」
===============
目前1月份新生兒數12510 如果以此推估12個月
今年很可能只有15萬多的人口
會極端加速大學附近學區的沒落(主要講私立大學)
2022年龍年畢業生畢業 租屋需求大量降低
到時拋售潮就會開始慢慢浮現了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