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學問大 這5種愚蠢想法不能有
原文刊登蘋果日報
買買房金額動輒上千萬元,若存有錯誤觀念,導致下的決定不正確,後續可能讓你大捶心肝,與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房市專家胡偉良列出,買房時千萬不能有的5種愚蠢想法,以及須堅持的3個原則,期望民眾都能買到理想中的好房。
胡偉良說,愚蠢想法之一就是只「跟風走,不管政府政策」,因房價的起伏有一定規律,而市場一旦過熱或過冷,政府就會端出相關政策干預,如利率、貸款成數,因此瞭解政府政策是重要功課,在政策鼓勵的時候買房,政策控制開始收緊的時候密切觀望。
再來,很多人仍「認為貸款買房不好」,深怕貸款買房要繳大筆利息,寧願等存夠了錢再買房,胡偉良說,薪資上漲的幅度,遠遠追不上房地產上漲的速度,這樣做只會永遠買不到房,若在對的時間點買房,像是在不景氣時準備物色出手,其後續收益是遠遠超過利息支出。
胡偉良說,同上述理由,部分已購屋者深怕貸款纏身,便想通過「提前還貸」的方式來節省部分利息,但胡偉良告訴《蘋果新聞網》,這是很不明智的決定,因為現在銀行利息非常低只有1.6%,隨便將手邊的錢拿去理財、投資股票等等,其報酬率都可上看3~4%,加上貨幣每年通貨膨脹,為何要把好不容易借出來的錢,趕緊還回去呢? 其實也印證一句話,為何「窮人都喜歡去銀行存錢,而富人喜歡去銀行貸款」
胡偉良說,還有民眾購屋拿不定主意,乾脆「以輿論決定購房行為」,但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看法當然也不同,建議買房的民眾,主要還是看房屋所在的地段和其價格,地段決定你購房的選擇範圍,和未來生活的便利性。
至於「郊區、市區,該怎麼選?」胡偉良說,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所需屬性購買,偏遠郊區的房子環境單純、具價格優勢,加上現在車輛及捷運的普及,自住時其實也不必侷限於非買市中心住宅不可; 若經濟條件較寬裕,選擇市中心當然最好,最重要的是房子要保值,就算以後想出租或轉手也比較容易,若能買到合理價格也是較值得投資的標的,可多留意所在城市發展潛力,抓準時間入手。
胡偉良分享,買房子須堅持3個原則,一、只要頭期款夠,每月房貸不超過收入的3分之1,就可以買;二、買不起大的就買小的,不要想一步到位;三、買不起市區就買郊區,先上車再換票。(唐家儀/台北報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