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得解,謝謝

當初建商提供的資料為
主建物29坪
附屬建物1.55坪
小公設2.66坪
大公設2.43平
車位6.92坪
總坪數42.54坪

辦理交屋後拿到權狀為
總面積95.91平方公尺(相當於29.01坪)
附屬建物5.13平方公尺(相當於1.55坪)
共有部份:
地號甲,278.1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0000分之6062)(相當於5.1坪)
地號乙,366.6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6分之1)(相當於6.93坪)
上述合計為42.59坪
2020-02-02 12:35 發佈
1. 車位坪數不是公設,不列入公設比計算。

2. 您持有車位坪數權狀,當然有車位所有權,並非只是使用權。
龍小咩 wrote:
小弟為首購族,最近買了一間兩棟共16戶的建案,建案內容為甲乙兩棟都是五層樓建築
一樓為公共停車公間,二三四五樓為住戶(一樓兩戶),六樓為頂樓曬衣間
兩棟各只有一座樓梯與一座電梯
全棟沒有任何管理室、圖書間、健身房、花園、水池、景觀牆…等這些造景等非必要公設


當初建商提供的資料為
主建物29坪
附屬建物1.55坪
小公設2.66坪
大公設2.43平
車位6.92坪
總坪數42.54坪
當初購買時,建商有說車位是擁有使用權,但沒有所有權,所以在交屋時有給了一張車位權利證明書,所以當初購買時,建商有說這案是超低公設比,當初他們是說公設比為16、17%(但我怎麼算也算不到17就是了…),只是因為是首購自己也不太懂,只想說這建案的確沒有什麼花園、健身房、管理室等公設,所以想說室內坪30(加陽台)真的滿大的,就下手買了。


辦理交屋後拿到權狀為
總面積95.91平方公尺(相當於29.01坪)
附屬建物5.13平方公尺(相當於1.55坪)
共有部份:
地號甲,278.1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0000分之6062)(相當於5.1坪)
地號乙,366.6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6分之1)(相當於6.93坪)
上述合計為42.59坪

交屋後才發現,若依上述資料來看,這案的公設比竟達到28%…可是我們又沒有像其他公寓有一些公用設施(像健身房),請問這中間是有什麼樣的落差,或者是有什麼我誤會了的地方嗎?…?還是說差一個車位的所有權會差到那麼多嗎?

因此想請教:
一、落差的公設比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計算?
二、停車位擁有所有權的差別?
三、高公設比與低公設比有什麼差…越看越糊塗了

以上,請有經驗的前輩指教,謝謝(恕刪)


其實你說的17%和28%問題就在車位

你把車位當車位去算

還是把車位當公設去算而以

這是你算法上的問題和建商無關

並不是共有的持分就代表他是公設

因為你的車位是獨立使用..

一般不會當作公設去計算
專有車位跟專用車位了解一下。
這種新加坡式,優點是幾乎不用管理費,
公用支出也很低。
缺點是車位數不足,沒有保全。
車位是算個不是算面積賣,而且也是你專用的並非大家共用
所以必須要減掉車位面積再來計算公設比,這樣看起來是還好
而且實際交屋後你的面積還略大0.01坪,建商並沒有有佔你便宜

總坪42.54-車位6.92=35.62
主建+附建=30.55
公設只有35.62-30.55=5.07坪
這樣算起來公設比只有16.596%左右
Tracy k wrote:
車位是算個不是算面積(恕刪)

https://goo.gl/GexZFx
認識停車位:
權狀=法定車位,增設車位,獎勵車位
協議書=建商分管車位,管委會分管車位
建商分管車位:
D)此證明書需經管委會登記蓋章才有效
車位價:車位權狀貴..建商車位證書便宜.

..證明書簽約人是: 甲(建商).乙(住戶).
..社區的車位管理人是: 丙(管委會).
..甲拿錢走人.丙不認你的證書.怎麼辦?.
..丙不是證書簽約人擔保人.你告丙沒用
..你只能告甲賣1張(無效車位證書)給你
..所以:此證書經管委會登記蓋章才有效
.
https://goo.gl/iDWWFs
停車位空間/車位價/車位坪.各走各路.
停車空間:車位寬2.5M.是法規標準車位.
車位價:車位權狀貴..建商車位證書便宜.
車位坪:任何時候都有高低,買貴自己賠.
權狀=主建物+陽台雨遮+公設比+車位坪
計算單坪價或總價.你必需先扣掉車位坪
車位坪:產權證明.不計價.不計入公設比
車位坪.登記9坪10坪....坪數越大越有利

市場笑(低總價高單價).笑你蠢不買車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