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重建資產倍增是假象

用數據說明:

重建前:某地主持有土地10坪、建物22坪(室內20坪、梯間2坪)

重建後:某地主持有土地 5坪、建物30坪(室內20坪、公設10坪)+1個車位



看似該地主免費獲得「室內一坪換一坪+1車位」,

但其實是用5坪土地換來的,

如果土地每坪100萬,相當於用500萬換回全新建物+車位。



因此資產倍增只是暫時假象,

隨屋齡增加,資產總價值甚至可能縮水(因為土地只剩5坪)。



當然都更的好處不必多說,耐震及安全自然非常重要,

整個城市總是要更新,

只是想提醒說,

都更並非資產倍增,

每位地主在選擇都更時,應做好通盤考量。


重建Q&A
2020-01-16 10:45 發佈
renewhouse wrote:
用數據說明:重建前:(恕刪)


一樣用數據說明:

重建前:某地主持有土地10坪、建物22坪(室內20坪、梯間2坪)

重建後:某地主持有土地 5坪、建物30坪(室內20坪、公設10坪)+1個車位

重建前,老公寓,一坪30萬,總價660萬,重建後,新大樓,一坪50萬,車位150萬,總價1650萬。
lichujen wrote:
一樣用數據說明:重建(恕刪)



如您的舉例,

「若」老公寓已整合好,土地每坪100萬,總價1000萬,未來隨容積獎勵的放送,總價可能再提高。

新大樓初期雖有1650萬,但隨著屋齡逐漸降至1000萬。

(不考慮大環境漲跌,若大環境漲,老公寓土地也會漲)



以上說的也是一些老透天、老公寓不都更的原因,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仍深植人心。
renewhouse wrote:
用數據說明:重建前:(恕刪)


重建前:某地主持有土地10坪,10坪土地沒人會買,也無法建築,實際價值0

重建後:某地主持有土地 5坪,5坪土地更不會有人買,更無法建築,實際價值也是0
renewhouse wrote:
新大樓初期雖有1650萬,但隨著屋齡逐漸降至1000萬

難說,以前台北新公寓不到100現在好幾千
一個15年前參加都更的老公寓

當時換到大樓一戶 現在15年大樓一戶價值可能2000萬

如果他當時不都更 撐到15年後再都更

這時換到的新大樓一戶可能價值要3000萬了

撐15年多賺1000萬

當然撐越久賺越多
水漲船高!
資產增值,
你的增值,
隔壁的也增值,
全都市都增值,
相對價格,
相當於沒有增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