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租有天花板嗎?

好友在台北有閒置不動產,
整理一下,蠻好出租的,但租金不高,投報率很低。
問他:如果有現金,還會在台北置產嗎?
他說不會,因為房租有天花板,投報率不高。
我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大,租金有天花板嗎?以後租金會越來越高?還是會越來越低?
2019-11-16 15:14 發佈
租金有天花板 --->國民的實質薪資
但房價就沒天花板 因為可以利率為0 0頭期款 房貸100年 更有勇氣的政府也可給200年
lawtaipei wrote:
好友在台北有閒置不動產,
整理一下,蠻好出租的,但租金不高,投報率很低。
問他:如果有現金,還會在台北置產嗎?
他說不會,因為房租有天花板,投報率不高。
我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大,租金有天花板嗎?以後租金會越來越高?還是會越來越低?(恕刪)


天花板其實換的方式想

租不出去就是房租的天花板

天花板在那..市場會自己去作決定

畢竟物件不同..條件不同

在台北市的租金投報率真的低過其他地方

旦相對的..台北的房屋上漲速度確大於其他地方

一來一往..值得嗎

只能說...買的人認為值就值..不值就不值

我這種不買的人說了..不算
lawtaipei wrote:
好友在台北有閒置不動...(恕刪)


當然有天花板,還用質疑?

家用房租的天花板大約就是
房屋所在區域平均月薪資*50%*房間數

案例:
嘉義平均月薪3萬,套房天花板多少?
3萬*50%*1=1.5萬元
嘉義套房超過1.5萬元,應該非常難租。

台北市會有一些例外,
台北市屬國際化都市,外來工作人口多,
照正常案例:
台北市平均薪資5萬,套房天花板多少?
5萬*50%*1=2.5萬元,
正常台灣人在台北租套房,
應該不會花2.5萬/月以上去租,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租日本人」,
日本人在台北的薪資可能是20萬/月,
所以20萬*50%*1=10萬元,
日本人的天花板跟台北人又不同啦!
又或者是公司出錢,
境外工作者人人想搶,有多少?

大致上不離我舉的公式,
實際上你問一下代租的仲介,
也差不多是這樣。
tany3472 wrote:
當然有天花板,還用質...(恕刪)


謝謝tany大大。
薪資為標準來計算是可以接受的。
認識好幾個租蛋黃區3萬大套房的台灣人(30以下)
不外乎家裡有點錢 外商 學區房
他們還說正蛋黃區24h管理電梯大樓~3萬算便宜
sasayoli1035 wrote:
認識好幾個租蛋黃區3萬大套房的台灣人(30以下)
不外乎家裡有點錢 外商 學區房
他們還說正蛋黃區24h管理電梯大樓~3萬算便宜...(恕刪)


謝謝sasayoli大大。
家裡有錢就可以任性。
一般勞工階級,錢省著用,應該不會支付高額租金。
因為居住關係著生活品質,
這部分不是單純的契約關係,更是社會民生問題。
天花板的意思應該是「上限」的概念。
在天花板以下是民眾可以接受的水準,
在天花板以上屬於奢侈。
住宅補貼政策的「1萬元」是政府劃定的上限。
租金是怎樣訂的?
通常房東都是參照周圍行情、物件歷史行情以及物件條件訂出來的。
房客買單就會承租,否則就空在那裏。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天花板。
各地區有不同的天花板。
lawtaipei wrote:


謝謝sasayo...(恕刪)

在雙北「願意」把房子拿出來出租的房東已經是佛心了...
房客比房東更會計算租金....
天花板這種東西...市場自己會調節機制...
不需要咱們來擔心...
mask0704 wrote:
在雙北「願意」把房子...(恕刪)


了解,謝謝mask大大。
租和售為替代市場,同時也會受到市場利率影響,一般來說租金合理報酬應該是房貸利率往上加個2~3%(考量折舊和其他租屋成本),不過目前台灣市場大多數都不到這水準。理論上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是有往上空間。但是坦白說台灣人房屋持有率很高,如果可以大多數都會希望購入,所以這個邏輯很難適用在台灣市場。

最大的天花板應該是人均所得吧,租金所得比跟房貸所得比一樣,合理應該控制在3成,但是目前已偏高。同樣房價所得比在台灣亦不合理。不過根本問題還是在房價,房價修正租金自然會跟著修正。若沒有修正,按理性邏輯是有緩步上揚空間!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7-26/132955


lawtaipei wrote:
好友在台北有閒置不動...(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