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以前的陽台都不計坪數?

如果有住過老公寓的人都知道,
以前前後陽台都不計坪數。
那種超大前後陽台,可以種植花卉、曬衣服的景觀陽台或工作陽台,權狀完全沒有登記。
還有以前住過美式公寓,超大垃圾處理空間也不計坪數。
為什麼以前的建商都這麼佛心來著?
難道以前土地登記規則禁止附屬建物登記坪數?
還是以前的商人比較殷實?
不登記坪數,但建商仍然願意提供附屬建物、公設?
2019-11-13 11:48 發佈
這問題就跟為何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是有錢人越來越會賺錢?還是沒錢的不努力?有點類似。
因為財團和建商都跟政治和法令綁在一起,不然你看大直大灣北段怎會搞成這樣?

現在還有議員在橋內湖四五期也要比照?這是不公平的世界,一邊高喊居住正義蓋社宅略施小惠,另一方面都又了選票和金援為既得利益者謀福利⋯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7120178.aspx




lawtaipei wrote:
如果有住過老公寓的人...(恕刪)
羊毛出在羊身上,
建商一棟房子要賣你多少是定額的,
陽台不算坪數然後提供單價還不是一樣?
不是不計坪數,是不計入容積率計算,買房子的坪數還是照算的,那叫做滴水坪,而且不會無限大,而是依照樓板面積的比例有上限的。
lichujen wrote:
不是不計坪數,是不計...(恕刪)


權狀上未登記,
買賣以權狀計價,自然也沒算到陽台的價格。
未登記在權狀,自然也不算在容積率內。
我家就是這種陽台權狀上未登記的老公寓,

除了大門入口和樓梯間幾乎四周都有陽台,

可以從客廳出陽台繞一圈從廚房陽台進來,

光陽台就是12坪多了!
WonderDragon wrote:
我家就是這種陽台權狀...(恕刪)



所以大大應該非常清楚我說的這種老公寓。
老公寓格局方方正正,採光明亮,戶戶都有前後大陽台,通透舒適,重點是,這些大陽台都沒有登記坪數。
超爽的。
後來有所謂「補登」。
以前建商是不是比較佛心?
lawtaipei wrote:
權狀上未登記,買賣以...(恕刪)


陽台未登入權狀的老公寓,起碼都三十六年以上,還能照新屋買賣的方式嗎?而中古屋連違建都要算錢了,你找個有增建,然後只用權狀坪數算錢的出來看看。
lawtaipei wrote:
權狀上未登記,
買賣以權狀計價,自然也沒算到陽台的價格。
未登記在權狀,自然也不算在容積率內。.(恕刪)


還是會計價

怎麼可能..權狀上沒有..計什麼價..你黑心商人嗎....

舉的例吧

24坪的4樓..500萬..

24坪的5樓加頂加也=500萬嗎?????

沒有..一般價錢會變高

明明頂加就沒有權狀

因為這時..買方和賣方都是看他的使用空間去計價的

是不可能到1000萬...旦一定會高過500萬

因為使用空間上他多了1層樓


這種陽台都不計坪數的房子也一樣

大多數的賣家賣的時候都會說

這陽台不在權狀內

使用空間你看多了幾坪幾坪

有形無形中

會把房價拉升

也許沒有陽台的房子賣500

旦陽台多了5坪..

那房子無形間就被拉到550或600..也可能更高

因為賣家會認為那多出來的部份也有價值

而買的人..也會認同他多出來的部份有一定的價值才會買

所以..

你說這部份??到底計不計價??


認為他沒價值的人...賣家不會賣你...你也買不成這間房子的
lawtaipei wrote:
如果有住過老公寓的人...(恕刪)


最近買的剛蓋好,陽台沒算坪數,挑高3米6多出的挑高一樣也不計入坪數。。雨遮的陽台應該不算
而且這種外推的陽台算建築外觀,不是你要放什麼就能放的,一般而言不影響外觀就好管委會不太管。。
陽台坪數在建蔽物內的才算
我也不太了解只是權狀上面沒有陽台或雨遮這種坪數,換算室內坪數量過後也正確跟權狀相符

一樣的房子後面這種建蔽物內的陽台才有算在坪數內
至於價錢上,每個人都有些許不同,就算同樓層同格局的也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