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所得房價比
租金收益比
如果
跟鄰近的香港大陸比呢?
有沒有一個適切的比例?
比如說香港的一半
大陸深圳的相當?
或者是
簡單跟境外那個區域約略相當?

所以, 沒有什麼合不合理... 不過, 對於流動性不佳, 深度不佳的市場, 令人不悅的價格常常都有, 無論是沒有好的賣價, 或沒有好的買價, 在這股市也很常見~
光講股票評價模型就一堆了, 誰才是合理的評價呢? 又何況房市?... 不要太過相信什麼合理的房價所得比這種事, 在自由市場的理論裏, 合不合理是成交量來決定。
現實市場就是敢喊跟敢出手成交, 那就是真金實銀的實在價格, 越多人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裏, 大量成交在這個價區, 那就叫做市場認同度。不想跟著大眾認同度走, 一定要吊高高不想賣低, 或一定要喊低低, 不降價就死不買, 也都沒什麼不可以, 這就是自由市場... 不自由的市場, 就是有外力干預, 不是在自由意志下喊價及成交的市場...
房市, 該是自由市場? 還是該是像計程車價格一樣的市場? 可以想一想...
內文搜尋

X